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出血(脑出血)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脑组织引起缺血(脑梗死),造成脑组织损伤,导致残疾甚至生命危险,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在我国是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是严重危害中国国民健康的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023年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值此第18个“世界卒中日”来临之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脑血管病专科主任王艺东教授介绍,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过程,关键在于尽早识别卒中症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同时,王艺东教授还采用“三问三答”的方式,帮助进一步认识脑卒中的识别、治疗,并把握最佳功能康复时机。
问题1:牢记“中风120”就可以识别卒中症状吗?
王艺东教授:近几年来,“中风120”这个适用于国人的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方法已经得到很好的推广: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只要突然发生上述表现的其中一项异常,就很可能是发生了中风,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或自行送医院诊治。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少见的中风表现容易被忽略,如突发行走不稳、视力下降、视物重影等。如果出现突发行走不稳、视物不清,也很可能是脑卒中,要尽快到医院诊治。这两个症状的增加可以使公众在家自我识别卒中的成功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超过90%。
“中风120”源自于美国的脑卒中识别宣教——FAST:“F”为Face(面部),“A”为Arm(手臂),“S”为Speech(言语),“T”为Time(时间),表示要及时送医院诊治。国际上近几年在原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待识别症状,更新后的快速识别中风的方法简称BE FAST,其中“B”为Balance(平衡),指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E”为“Eyes”(眼睛),指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问题2:脑卒中的最佳溶栓取栓时间是几个小时?
王艺东教授:卒中的救治效果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约占脑卒中的70%,在时间窗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取栓)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应对缺血性脑卒中,国际上公认的静脉溶栓治疗是发病4.5小时内,少部分患者经特殊的影像检查评估后发病4.5-9小时也容许静脉溶栓。动脉取栓可以在发病24小时内进行,但大部分患者只适合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动脉取栓,超过6小时也需采用特殊的影像检查评估,才能决定是否可以采取取栓治疗。出血性脑卒中通常病情较重,不少患者需要早期手术治疗。
若脑卒中患者超过上述发病时间再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将明显降低,致残和死亡的机率都大大增加。所以,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最近的具备相应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通常是三甲医院)接受规范救治。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是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在2016年即设置了脑卒中绿色通道,组建以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放射科等科室为主体的多学科团队,为发病24小时内到诊的可疑脑卒中患者提供快速的检查、诊断和救治,适合溶栓或取栓的患者绝大部分能在到院后35分钟内(溶栓)或90分钟内(取栓)得到有效的治疗,达到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评估的优秀标准。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也接诊了大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因为没有及时到院,超过治疗时间窗而无法溶栓或取栓,没有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留下严重残疾甚至死亡,甚为可惜。
问题3:卒中患者最佳的功能康复时机是什么时候?
王艺东教授:脑卒中患者多存在各种功能障碍,包括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吞咽困难、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生活。除早期的抢救治疗外,还需要为患者提供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生活活动训练、认知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全面的管理和系统康复。
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就应开始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是在发病后3个月以内,之后康复效果逐渐降低。超过1年后,各种功能恢复的效率都较低。
希望患者和家属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树立康复信心,可以在院期间学习一些康复和护理方法,为出院后在家继续康复做准备。
为更好地宣传脑卒中防治的知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卒中中心组织了脑卒中相关科室专家,拟于10月27日上午9:00-11:15在海珠区金碧花园(海珠区瑞宝街党群服务中心A区大厅,金碧二街206号)举行大型健康宣教义诊活动。出诊的专家来自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和康复科,将为脑卒中的救治、预防、康复和护理提供专业建议,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咨询!
【专家简介】
王艺东,神经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脑血管病专科主任、卒中中心医疗总监,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卒中康复分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脑卒中防治与康复分会会长、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荣获“第五届羊城好医生”。从事神经内科医教研工作32年,对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丰富经验和深入研究。已获得国家和省级科研基金共10项资助,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20篇),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6部。
(通讯员:刘文琴、黄睿、林泽锋)
-
-
中风是脑出血吗?
很多患者对于中风与脑出血两个医学名词存在一定的疑问。两个病是同一种类型吗,还是说有所差别呢?为解答市民们的疑问,我们邀请到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周国平主任医师为我们介绍二者的区别。周国平主任... 详细»
-
-
何为脑卒中?来学FAST测试,及时发现中风!
2004年6月24日,在第5届世界卒中大会上,神经病学专家代表发表了一份宣言,呼吁设立“世界卒中日”,定为每年的10月29日,以唤起公众对脑中风的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可以从网上了解到各种... 详细»
-
-
怀疑脑出血
脑出血这种疾病严重,很多得了这种疾病以后不是死亡就是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在对可疑脑出血患者要注意鉴别诊断。如果患者是中老年,同时又有高血压,在发病时,血压比较高、情绪比较激动,甚至是面红耳赤...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