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是一组由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共同作用的胃肠道疾病。通常情况下,功能性胃肠病的患者常有明显的胃肠道不适症状,心理和社会因素更是能够影响和加重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表现的重要原因。
一、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原因
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往往会导致胃肠动力低下,而愤怒、厌恶则可能导致高动力反应,这些应激表现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功能性胃肠病,从而加重患者的腹泻以及其他胃肠道反应。
二、功能性胃肠病的症状
1、功能性胃肠病,会出现诸如呼吸困难、惊恐、慢性头痛、肌痛等症状。精神障碍在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患者中也很常见,特别是在有严重或难治性症状的患者中,这种症状更是十分显著。
2、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还会伴有有烧灼样胸骨不适或疼痛,食道功能性胸痛患者会出现胸骨疼痛或不适的情况。
3、功能性胃肠病的患者有时还会出现功能性吞咽困难,这种症状常有固体或液体食物粘附、滞留或通过食管的异常感觉。
4、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喉部非痛性肿块或异物感,出现此种症状的患者易发生或间歇性球形癔病,易感于中年妇女。
5、餐后饱足不适、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灼痛、胀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也是功能性胃肠病经常出现的症状。功能性呕吐平均一周呕吐一次或更多,周期性呕吐会导致这种情况反复发作。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会超过一周,患者常有偏头痛家族史。
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功能性胃肠病可根据相应的疾病症状对其进行对症治疗。由于功能性胃肠病的病发多是由于应激反应导致,所以在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减轻患者的精神症状。这种联合治疗的手段不见可以使患者的肠理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而且精神诊疗也是常规医疗的有效补充。本病为良性疾病,预后通常呈现良好态势,但在治疗时也应重视该病与器质性疾病的鉴别,注意愈后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