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出现黄疸是十分常见,由于不同诱因,黄疸被分为生理性黄疸以及病理性黄疸。但母乳性黄疸的诱因尚未明确,想要完成这种疾病诊断,则需要通过不同检查方法才能鉴别病情,明确诊断。母乳性黄疸检查的内容主要如下:
1、临床意义:针对出现黄疸相应症状的婴幼儿进行检查,可通过不同的检查方式来完成鉴别诊断,分析出黄疸种类以及其诱因,明确是否患上母乳性黄疸,以便采取应对措施,改善母乳性黄疸。
2、体格检查:对孩子进行体征检查即可完成黄疸诊断。黄疸一般在孩子出生两到三天左右出现,表现为面部皮肤染黄,医生做体征检查时能够发现巩膜也有明显的泛黄症状,这样的表现即可判定为出现黄疸。如需辨别黄疸种类,确定是否母乳性黄疸,就应该进一步检查。
3、肝功能检查:各种肝脏疾病可诱发肝功能代谢障碍,导致胆红素升高,同样会引发黄疸相应症状。孩子接受肝功能检查,能够了解体内胆红素数值,并且完成生理性黄疸以及病理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4、血常规检查:鉴别是否母乳性黄疸,就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就医后通过抽取孩子静脉血进行化验。如果仍在母乳喂养,那检查结果可发现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而如果是在停止母乳喂养48小时内才就医已接受检查,可以发现血清胆红素下降,黄疸症状也会得到明显改善。一旦检查结果有这样的表现即可诊断为母乳性黄疸。
5、注意事项:母乳性黄疸检查时一定要注意如需抽血检查,家长应该尽量安抚好孩子情绪,避免孩子情绪过激导致抽血困难。
母乳性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一般可自行消退。但是如果接受检查后发现胆红素过高,则应该积极接受治疗,通过光疗、药物治疗、做好护理等办法来改善母乳性黄疸,恢复孩子健康状态,健康成长。
-
-
母乳性黄疸还能继续母乳吗
张费通 副主任医师
-
-
早产儿母乳性黄疸多久能退
张费通 副主任医师
-
-
什么是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湛洁谊 主任医师
-
-
宝宝黄疸跟母乳有关系吗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
-
母乳性腹泻要停母乳吗
欧婉杏 副主任医师
-
-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指的是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后使用母乳喂养,血清胆红素的数值偏高,从而出现母乳性黄的症状,例如皮肤变黄。母乳性黄疸是有关母乳喂养的特发性黄疸,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母乳性黄疸的发... 详细»
-
-
母乳性黄疸的饮食
现在很多人都推广母乳喂养孩子,母乳喂养宝宝确实很好,母乳营养丰富,可以补充新生儿各种营养。一般情况下,只要宝宝和妈妈都没有特殊的疾病或是妈妈没有使用特殊的药物,那么,6个月内的孩子都应该接受母乳喂养。... 详细»
-
-
如何判断母乳性黄疸
判断母乳性黄疸通常需要做肝功能检查。通过对患儿肝功能的监测,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患儿的胆红素水平,配合血常规检查以及生化检查,对患儿母乳性黄疸病情的了解会比较准确。母乳性黄疸通常与母乳喂养不当、新生儿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