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有七八成都属于增生性息肉,是炎性黏膜增生之后形成的息肉,跟其他肿瘤不同。因为胃底增生性息肉的直径较小,呈现圆形,表面十分光滑,严重时会出现糜烂,因此跟其他恶性肿瘤有本质上的区别。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和增生的固有层腺体,上皮分化良好,核分裂象少见,固有层见炎性细胞浸润,部分息肉伴有肠化生。少部分的增生性息肉可能出现恶变或者腺瘤性变,癌变概率较低。
一般情况下,胃底增生性息肉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因此常常不被人们重视。多数是通过胃部检查才能发现息肉的存在,炎症加重时,可能出现恶心、暖气、食欲不振、胃部灼烧、腹泻、上腹部疼痛、饱胀等情况。息肉有时出现在食管周围还会导致吞咽异常,在幽门管时,会导致幽门梗阻,甚至是出现腹痛呕吐、呕血等严重症状。
治疗胃底增生性息肉的方法较多,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胃部的一部分或者息肉切除。现在医疗水平发展迅猛,绝大部分的胃底增生性息肉都可以在胃镜的协助下进行手术治疗。无需将胃部大部分切除,手术时间快,可以减轻病人痛苦,而且治疗效果也相对明显。
此外,由于微创手术的普及,现在大多数人会通过微创手术来治疗胃底增生性息肉。通过高频电凝切除术切除胃息肉,这种方法需要借助高频电流,产生高热之后将息肉切段,及时止血,操作简单,基本上没有痛苦。只需要注意术后的养护工作,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服用保护肠胃黏膜以及止血的药物即可。
一般认为,单个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第一年随访复查一次,如检查阴性者则每3年随访复查一次。为了身体健康着想,应该坚持体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胃镜检查,才能观察胃部的健康状态,发现息肉及时切除。同时,控制好个人饮食,提高警惕,有危机意识。
-
什么是增生性直肠息肉
增生性直肠息肉又称增生性息肉,是直肠常见病。一般来说,青年发病率较低,中老年发病率较高。其原因可能是遗传、炎性增生、其它环境或饮食等相关因素。早期增生性息肉无明显症状。患者出现便血,呈鲜红色,与痔疮尤... 详细»
-
增生性肠息肉严重吗
增生性肠息肉主要看息肉的大小来判断严重性。如果息肉小于2cm以下,多数是增生性的,不需要特殊的关注,只要给予内镜下的息肉切除,多数都能达到临床治愈,就不严重。如果息肉比较大,在3cm以上或者更大的息肉... 详细»
-
增生性肠息肉不用摘除吗
对于增生性肠息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用摘除的,也不用特殊处理。增生性的肠息肉可以通过内镜来观察,一般是呈灰白露滴状的,直径也一般是2-5mm。它的表面是光滑的,可能是淡红色,也可能是淡褐色。大部分的增... 详细»
-
肠镜检查有增生性息肉
肠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内窥镜检查方法,有的时候肠镜检查可能会发现增生性息肉,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种,以下是具体的原因分析和措施:一、原因1.遗传因素:个体遗传背景中存在易感基因或突变基因,增加了患息肉的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