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肾内科
今天是世界肾脏日,这个节日再次将慢性肾脏疾病拉入了我们的视野当中。肾脏是人体重要的脏器,被称为“人体垃圾场”。
据了解,一个人的肾脏每分钟1200ml的血流量,,进而对体内的废物和毒物进行排泄,保证机体的稳定和健康。
但是,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是不断上升的,特别是在我国。
从目前的研究数据来看,我国慢性肾脏病的病人数量已经达到了1.323亿,其发病率几乎达到了了10.8%。换言之,每10个人中就有1个肾脏病病人,而如果这些慢性肾脏病的病人病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很可能会发展成为肾衰,最后只能通过透析或者换肾来维系生命,所以当身体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是患上了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的症状有哪些?
1、身体浮肿
肾脏可以将人体体内多余的水分排泄出去,而如果一旦肾脏出现了病变,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出现了障碍,这个时候多余的水分残留在人体体内,就会出现身体浮肿的症状。
所以,如果身体出现了浮肿,并且主要体现在四肢以及脸部,一定要小心是患上了慢性肾脏病。
2、血尿
血尿也是慢性肾脏病的症状之一。慢性肾脏病血尿的呈现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肉眼血尿,即病人可以通过眼睛清楚的看到尿液的变化,尿液呈现红色;第二种是隐血尿,即病人无法通过眼睛看到尿液中存在血液,但是通过尿常规等等检查,可以发现尿液中有潜血的存在。
3、泡沫尿
泡沫尿提示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病人常见症状。泡沫尿的症状是比较明显的,病人常常可以看到自己的尿液中存在着大量的泡沫,并且泡沫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
如果尿液中出现了大量的泡沫,这个时候病人要警惕肾脏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尿液常规的检查,排除慢性肾脏疾病的可能。
4、乏力
随着慢性肾脏病的发展,病人如果出现了肾衰,这个时候病人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甚至因为肾衰导致严重的肾性贫血。
如果有慢性肾脏病的病人出现了高血压、乏力和贫血,一定不要掉以轻心,疏忽大意,要及时的找到自己的主治医生,找到最佳的治疗方式,控制自己的病情。
慢性肾脏病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肾脏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病人长时间的去维系,所以目前对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主要还是以药物为主。
慢性肾脏病的病人可以通过肾脏穿刺确定慢性肾脏病的类型,然后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下,选择相关的药物治疗,例如服用激素药物,服用降压药物等等。
2、饮食调理
慢性肾脏病的治疗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外,病人还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进食含钾钠离子较高的食物、嘌呤较高的食物以及高钾食物,例如咸菜、腌肉、汤水等等。
慢性肾脏病的病人应该进行低盐饮食、低蛋白饮食,甚至有些慢性肾脏病的病人可能还需要控水。
对于肾脏病的治疗药物和饮食是缺一不可的。但是对于慢性肾脏病的病人也不要因为漫长的治疗而放弃或者灰心,医疗水平不断的提升,肾脏病的病人通过治疗是可以很好的得到控制,甚至多年不复发的,因此,积极配合治疗是关键。
-
-
世界肾脏病日
肾脏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从2006年开始,相关组织将世界肾脏病日定为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目的是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疾病及与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认识,让人们认识到早期... 详细»
-
-
【世界肾脏日】胖小孩很可爱?肥胖儿童更容易患上肾病!
2020年3月12日是第15个“世界肾脏日”,今年肾脏病日主题为“人人可享、处处可及,从预防到诊治”。据了解,在成年慢性肾脏病中,很大一部分是儿童时期的多种肾脏疾病的延续,因此对于儿童时期就出现的,因... 详细»
-
-
世界肾脏病日:如何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疾病?5个症状值得警惕
3月11日是第十六个世界肾脏病日。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科学认识和有效预防慢性肾脏疾病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肾内科团队将开展现场、线上义诊,健康咨询,专家直播、科普讲座... 详细»
-
-
世界肾脏病日:慢性肾病患者吃肉有讲究,教你如何优质低蛋白饮食
衣食住行,缺一不行,其中“食”排在第二位,足见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肾脏做为身体的“排毒”器官,与“食”关系密切。当肾脏受到损伤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饮食。在世界肾脏病日来临之际,南方医院肾内科专家呼... 详细»
-
-
世界肾脏日:肾病管理有方法,做好“三事三生”,和肾病太平相处
2021年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口号是"积极面对肾病,共享精彩人生(Living Well with Kidney Disease)"。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