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进一步提高咽拭子采集的效率、减少采集者的暴露,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二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耳鼻喉科的梁发雅、田鹏和蔡跃新三位副主任医师及陈文、卢芷茵两位护士,分别在所支援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7楼东、11楼东及14楼西病区开展了采集鼻咽拭子的培训及采样工作。
蔡跃新副主任医师在7楼东病区进行卧床患者鼻咽拭子取样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和疗效评价的重要参考,核酸检测筛查标本多来源于深咳痰液或者咽拭子,而咽拭子分为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
那么,两者有什么不同呢?蔡跃新副主任医师介绍,咽部分区包括鼻咽、口咽、喉咽,三者的黏膜是连续的,均属于上呼吸道的区域,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只是取样的路径不一样,经口取样是口咽拭子,经鼻取样为鼻咽拭子。但由于口咽拭子张口就能进行操作,相对简单,因此临床上比较常用,但取样者暴露的风险更高。
咽部的分区
为何选择进行鼻咽拭子培训,而非口咽拭子培训?梁发雅副主任医师介绍,虽然经口取样的口咽拭子最为常用,但这一操作也是一个高风险操作,操作者往往需要正对患者口腔,采集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刺激性干咳、呕吐等症状使采集者暴露在带病毒的气溶胶中。
梁发雅副主任医师表示,鼻咽拭子相对口咽拭子有以下几个优点:
1.可以在咽部停留较长的时间,以便获得更足量的标本,这也是文献报道其阳性率高于口咽拭子的原因。
2.患者耐受性好,熟练操作后基本可以在不麻醉的情况下取样,但初学时可先进行鼻腔粘膜的表面麻醉和收缩。
3.取样者的暴露风险相对口咽拭子更低,因为取样时我们取样者是可以站在患者侧后方操作,且要求患者下拉口罩仅露出鼻孔,遮住口腔,不需直视患者口腔,而且基本不出现咽反射,少许患者取样后可能出现喷嚏反射,患者可用手肘或纸巾遮挡,且因为取样者不在患者正前方,暴露风险相当更低,这样取样者的心理压力也不会那么大。
口咽拭子示意图
咽拭子核酸检测标本采集若操作不规范,可能造成“假阴性”的结果,导致患者延误治疗。那么,咽拭子核酸检测标本采集的关键是什么?田鹏副主任医师介绍,无论是采集鼻咽拭子还是口咽拭子,采集的深度和与黏膜接触的时长是关键。如果采集鼻咽拭子没有采到鼻咽腔深处,采集口咽拭子时患者呕吐反应较大导致取样时间不够,这时可能采集到的细胞绝大部分都是不含病毒的细胞,即可能造成“假阴性”。这也可能是目前报道的多次核酸检测阴性患者在复查时又出现核酸阳性的其中一个原因。
鼻咽拭子示意图
对于非耳鼻咽喉科专科的医生和护士,对鼻腔鼻咽的结构不了解,往往对采集鼻咽拭子这一操作没有底气。为此,梁发雅、田鹏和蔡跃新三位副主任医师分别在所在病区进行培训,并为此制作了鼻咽拭子取样流程视频,放在微信群里面让大家能反复看,掌握要点。
“我和田鹏副主任医师所在的11楼东联合病区,经过示教2次后,其他医院的队友就迅速掌握了这一方法,说明这一方法并不困难。”梁发雅副主任医师表示,少部分患者可能在取样后出现少许鼻出血,一般都可自行停止,必要时可用带肾上腺素的棉签稍微收缩一下出血部位止血即可。
(通讯员:张阳、刘昕晨)
-
-
鼻咽拭子检测是什么
鼻咽拭子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呼吸道病原体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它通过将一根柔软的棉签插入鼻咽部位,采集患者鼻咽部位的分泌物和上皮细胞,进而用于分析和检测相应的病原体的存在。常见的应用场景之一是用于检测呼吸... 详细»
-
-
采集鼻咽拭子难受吗
采集鼻咽拭子难受的。鼻咽拭子是将患者鼻腔或者咽部分泌物蘸一下,然后将分泌物做成涂片送检并做细菌培养,明确患者鼻腔、咽部到底是什么细菌感染。如果确实有细菌感染可以再做药敏培养,也就是明确细菌到底是对什么... 详细»
-
-
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即是确诊新冠感染?误解!
疫情当前,新冠病毒肆虐。截止到2020年7月,我国疫情已经得到了基本控制,近期全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几乎都维持在两位数。但即使面对如此乐观的景象,新冠病毒的高传染性仍然使社会各界无法放松警惕,学生返校、... 详细»
-
-
咽拭子一般检查什么病
咽拭子检查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它主要是检查咽部疾病,比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等。进行咽拭子检查时,需要用压舌板把舌头压住,然后利用棉花签取出一点咽喉分泌物,之后再在显微镜下检查。也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