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二批医疗队131名同事奔赴武汉,驰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这是我院历史上派出人数最多的一支医疗队。作为我院口腔科护理团队的一员,我和我科护士刘金娟也第一时间响应征召令,积极报名,最终光荣随队出征!
黄晓静护师(左起第二)与同事们在隔离病区
出征前,受到科室领导和同事们的无限支持和鼓励,他们一早就带着帮我们准备的物资来到医院给我们壮行,让我们心中满满的感动。我深刻感受到,此次出征武汉支援,不仅关系个人荣誉,也事关科室、医院荣誉。我在心中默默叮嘱自己,一定要好好工作,平安归来,不辜负大家的赞誉与期望!
到达武汉后,医疗队领导把我们的衣食住行,包括医疗防护物资等一切都安排的有条不紊,经常还看到领导半夜2点、3点在微信群回复队员们的信息,发布相关的通知和资料。有队员半夜下班拖班,错过了定点的班车返回驻地,在微信群里求助,我们的医疗队队长许可慰副院长立马回复,安排车辆去接。细微之处见真情,用亲人的心去对待战友,怎能不团结,怎能不战胜此次的疫情攻坚战呢!
黄晓静护师在隔离病房工作
按照医疗队安排,我分配到原武汉协和医院西14楼重症病区,上的第一个班,凌晨4点-8点的大夜班,看似短短的上班时间4小时,却分分秒秒里倍受考验!按照安排,我和另外一名带班护士一起管13个重症病人,其中有2个病危,有3个在使用无创呼吸机。因为没有家属及护工,我们除了完成临床护理工作,也变成“全能护士”,给病人喂水喂药、翻身、协助大小便、接开水、换床单等等。
那天晚上,有个病危的老人家,她反复地把吸氧面罩和身上的监测仪器设备拆掉,吵着下床要回家。我和带班老师每次都合力把她送回床上,安慰她好好休息养病,老人家口上答应,回头呼吸情况稍好,又吵着要回家。如此反复,我只能每次和老人家耐心嘱咐,多留心看着她,直至迎来晨曦,老人家终于安稳睡了。
黄晓静护师在隔离病房工作
穿着防护服,行动不便,动作缓慢,尤其困难的是护目镜容易起雾气,影响视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需要定时测体温。为看准体温计读数,我每看一支体温计,经常需要找不同角度看半天。打针、抽血等平时对我们来说得心应手的事情,在隔离病房里显得更受考验。视力受阻,又戴着多层手套的双手,非常不灵活,真是有劲也使不上。
由于护目镜和N95口罩必须佩戴严实,以致容易有缺氧的感觉,使头部胀痛厉害,时间越长越明显,额部和鼻梁处因此也挤压明显,每次下班,我们都成了“压疮脸”。由于驻地距离医院车程将近一小时,每次上班,我们要提前两个小时出门,一小时车程去医院,预留一小时穿防护服。为节约防护服,每次上班,为避免上厕所,我们提前几小时开始就不喝水。一个班前后将近9个小时不吃不喝,对体力和耐力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我也深刻体会到,什么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了”。
工作才刚刚开始,我也还在不断调整适应环境中。每天科室领导和同事们都会给我发来鼓励和关心,让我备受感动和鼓励。有你们坚强的后盾,我一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平安回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 黄晓静护师 2020年2月13日
(通讯员:林伟吟 黎智铟)
-
-
对方未戴口罩会传染新型冠状病毒吗
对方未戴口罩会增加他们自己和他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如果对方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则会传染新型冠状病毒。根据研究,COVID-19患者在感染初期就能释放病毒,并在病情严重时释放更多病毒。因此,即使... 详细»
-
-
新型冠状病毒怎样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简称COVID-19,以下解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当一个感染COVID-19的人咳嗽、打喷嚏时,会释放携带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可... 详细»
-
-
口罩接水不漏说明可以抵抗新型冠状病毒?选口罩应该关注这些
2019年年尾至今,新型冠状病毒在国内接连发起“猛烈攻势”,口罩成为了人们的“挡箭牌”,也是现阶段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由于口罩的货源紧缺,许多不法商家向群众伸出了“魔爪”,贩卖大量不合格,甚至是受过污染... 详细»
-
-
新型冠状病毒会头疼吗
新型冠状病毒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会出现头疼的症状,但出现头疼并不一定就是此疾病而导致。当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由于病毒侵袭机体的体温中枢神经引起高热的症状,通常会刺激脑神经而出... 详细»
-
-
吃鱼会不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截至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食用鱼类会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呼吸道飞沫传播。虽然病毒最初被发现于海鲜市场,但后续的调查显示,这种病毒可能首先从动物传播到人类,然后再通过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