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耳鼻喉科
地耳是一种蓝藻门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的藻体,又叫地木耳、地见皮、地踏菜等。地耳的生长范围很广,适应性也很强,色味形俱佳,口感十分好,有一种特有的爽适感。地耳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可以用来炒食、凉拌、馏、烩等。它性凉,味甘、微苦。归肝经、胆经和大肠经。地耳一般生于田野比较湿润的地方,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春季或夏季开花时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都可。
地耳的功效
1、将15g干地耳放在装有适量凉水的锅中,加入15g野菊花和30g蒲公英,加热煮汤,喝其煮好的汤,可以治疗肝热目赤;常将地耳与家常菜一起吃,可以治疗夜盲症。
2、将鲜地耳和猪肉一起煮菜吃,可以治疗目昏眼花,肝血虚少等症状。
将地耳晒干以后捣成末,倒入少量菜油调匀,将其抹在烫伤或者烧伤处,可以缓解疼痛,治疗伤处。
3、取45g鲜地耳和30g鲜凤尾草加一半水和一半酒一起煎水喝可以治疗肠炎。
4、将鲜地耳加入清水煎汤,用汤水洗湿疹、溃疡等处,可以有效治疗这些症状。
地耳的禁忌
1、孕妇或者刚刚生产完的妇女禁止食用地耳。
2、脾胃虚寒、腹泻的人,最好不要食用地耳。
3、性寒通经、正在月经期间的女性不宜食用地耳
-
-
耳闷耳堵耳鸣如何自愈
耳闷耳堵耳鸣是由于咽鼓管功能异常导致,首先要找到堵塞咽鼓管咽口的诱因,如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当解除这些诱因时,耳闷耳堵耳鸣的症状就会自愈。若是中耳炎导致,就要考虑抗炎治疗,当炎症消失,... 详细»
-
-
耳闷耳堵耳鸣如何才能自愈
引起耳闷耳堵耳鸣的原因有很多,如鼓膜炎症、内耳淋巴液异常、中耳慢性炎症等。耳闷,耳堵伴随耳鸣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嘱咐,看看自己的耳闷,耳堵伴随耳鸣的症状是什么引起的,如果是上火热气引起的就一定不... 详细»
-
-
副耳的治疗
副耳俗称小耳朵,是指正常耳廓外,在耳屏前方或在颊部、颈部又有皮肤色泽正常之皮赘突起。副耳的形状和大小多种多样,数还舍有软骨组织,内可触碰到软骨,部分形似小耳廓。有的与耳软骨相连,有的则伸入到深及腮腺筋... 详细»
-
-
耳衄的饮食
耳衄,为中医病证名。是以耳中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耳病。主要是因为气郁化火,虚火上炎,灼伤耳络所致,使得耳朵内,并且通常会伴有头痛烦躁、夜寐不安、口苦咽干、脉弦数等症。耳衄要注意饮食调理,应多吃一些滋肾阴的... 详细»
-
-
小耳畸形耳道狭窄流脓意味着什么?
小耳畸形是一种外耳郭先天性发育畸形的疾病。不同的患者畸形的程度不同,轻者表现为外耳廓形态基本存在,但是大小明显有异于常人。重者则表现为外耳道闭锁或者双侧无耳。但是更为常见的是患者无外耳廓形态,仅有一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