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大年初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收到一封暖心感谢信,对急诊科一线医护人员予以高度肯定。
1月26日(大年初二),黄女士自觉身体不适,李先生(黄女士的儿子)携母亲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就诊。候诊期间,黄女士只身前往洗手间,身体虚弱乏力而不慎摔倒在洗手间,整个身体动弹不得,浑身沾满尿液。
事发突急,李先生一时不知所措,力所而不能及,当急诊值班医生、护士知晓情况后,立刻冲到厕所,齐心协力将黄女士抬上轮椅并安置到病床上,给予了紧急施救,待黄女士病情好转稳定后,值班护士又协助其更换衣物保暖,急诊科医生也第一时间完成了后续诊疗工作。
值班医护人员不怕脏不怕累,有条不紊,快速高效的救治工作让黄女士转危为安,医护的仁心仁术让李先生及黄女士十分感动。黄女士回忆说:“其实自己一直都是清醒的,只是全身没有力气,虽然身体衣服被尿液浸湿,但护士们细心温柔地关怀和护理让她内心却感觉很温暖。”
李先生更是说:“你们医院不愧是百年名院,医疗技术过硬、医疗态度真诚、医德医风高尚,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眼下新冠病毒肆虐,但我相信有你们齐心协力,保驾护航,一定能战无不胜!衷心地感谢你们!”
李先生和黄女士的理解和感谢无疑是对急诊科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冲锋陷阵的最暖心鼓舞,亦是急诊科全体同仁们继续奋斗在临床一线最大的动力!
(通讯员:刘文琴)
-
-
感谢有你!一封寄给天河区观察点的感谢信
5月20日,刘姨一家来到观察点隔离观察。其本人患有高血压及重症肌无力,其爱人则是老年痴呆症中晚期,期间得到护士小刘细心的照顾,十分感激。 详细»
-
-
“疫情无情人有情”--一位观察点高考生母亲发来的感谢信
想着自己孩子即将高考但自己却无法在身旁鼓励他、陪伴他、安慰他,同时也害怕自己被感染,心中更是抗拒、焦虑不安,这让我有些抑郁。每晚需要使用安眠药来帮助睡眠,当中山六院驻医学观察点的杨护士知道后,深夜为我... 详细»
-
-
老人去世,家属给护士送来一封“迟到的感谢信”,真相令人动容……
“亲爱的静雯姑娘您好:当您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我已在天上向您招手微笑……您从不计较累,总是一丝不苟,在我最后的日子里,我真正地体会到什么是人间大爱……” 详细»
-
-
黄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还需要多方发力
黄敏副主任也同医联媒体介绍了广东和谐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下面简称:广东医调委)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广东医调委于2010年成立,在2011年6月份正式对外运行。在这九年的过程中,以一个... 详细»
-
-
【驰援日记】医患一家亲:调离医院的医护人员给老爷爷的一封信
今天想要记录的是一位盲人老爷爷的故事。虽然他卧病在床,听力也有障碍,偶尔会因为焦虑产生这样那样的情绪,但是这位善解人意的老爷爷却总让我们心生挂念。他就是隔离病区内46床患者。因为病情的原因,老爷爷要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