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即踝关节扭伤,这是一项很常见的运动损伤。可能有些人认为崴脚对自身的影响不大,很容易恢复,所以并不在意。但是,正是由于忽略了崴脚造成的影响,导致其发展为习惯性崴脚也就是经常扭伤脚。那么,怎么克服习惯性崴脚呢?
当发生崴脚时,腓骨会因为受到一个向前、下的力而向下沉、向前移动,此时骨头的位置发生改变,附在上方的肌肉也会随着发生改变,主要是其长度的改变。不管是扭伤还是韧带拉伤,都需要先将腓骨头推回到正常的位置。踝关节是人体本体感觉最丰富的区域之一。若是发生扭伤,则会使本体的感觉下降,这是导致习惯性崴脚的主要原因。
走在不平的地面或者穿高跟鞋,都很容易发生崴脚。崴脚时可以会出现韧带拉伤、出血、肿胀。在恢复期时,因为韧带损伤而导致脚踝部位的松紧带变得松动,导致保护能力降低,从而造成习惯性崴脚。若是形成习惯性崴脚,则应该进行一些运动训练来克服习惯性崴脚。
在崴脚后的非急性期,需要恢复踝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关节的复位)、进行本体感觉训练、维持踝关节稳定的肌肉强化、进行踝关节的功能强化训练。
首先需要进行关节的复位以及活动度练习。因为崴脚后,腓骨的活动受限需要先恢复关节的活动。若是腓骨松动,则用掌心握着腓骨头,向上、后推,在推的同时,做足背屈配。若是距骨松动,则用虎口卡着该骨向后推,另一只受需要护着后脚跟,在推的时候,患者需要下蹲。若是自主松动,则用绳子或者弹力带的一段套在距骨的位置,另一端固定,调整张力后下蹲。
接着是进行本体感觉训练,该训练是测试本体感觉的。相关的训练有纸片训练、声音训练、位置训练。
然后进行肌肉强化训练。强化小腿三头肌、腓骨长短肌、胫骨前后肌等等肌肉的训练是很重要的,是克服习惯性崴脚的重要措施。
最后进行踝关节功能强化训练。强化踝关节的训练有跪坐、压跟腱、站立超人、超人跳、转脚踝等。跪坐时,脚后跟应该并拢,使脚背能绷紧。压跟腱时,双膝也并拢,然后双手抱着膝盖,将重心置于脚踝上。在做该动作时,需要保持保持足背屈,收紧胫骨前肌。站立超人的动作可以强化髋膝踝的稳定性。在做转脚踝动作时,脚趾屈曲,使得足底的肌肉能够收紧,然后最大限度的转动脚踝。
总结一下,发生崴脚时需要正确看待其影响,正确做好处理措施,以免形成习惯性崴脚。若是形成习惯性崴脚,则需要做好克服的措施,以上四个措施可以尝试,或者询问医生解决的方法。崴脚时脚踝处可能会肿胀、出血,此时则需要尽快止血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相应的症状。
-
-
习惯性崴脚怎么回事
习惯性崴脚,通俗而言即患者会经常出现崴脚现象,患者感觉关节突然被撇到一侧,多是由于关节不稳定或韧带松弛造成。习惯性崴脚女性比较多见,女性有时穿高跟鞋,踝穴本身就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部分病人出现崴脚、... 详细»
-
-
为什么会习惯性崴脚?两个方面说明原因
说起崴脚,可能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大多数人崴脚伤到的都是韧带,并没有骨折的情况。但是有一个情况,可能会让崴脚过的人有很大的困扰,那就是崴脚一次后,总是时不时出现再次崴脚的情况。称这种情况为“习惯性崴脚... 详细»
-
-
习惯性崴脚?警惕韧带损伤!出现这几种情况,或需尽快就医
小李同学是某学校篮球队的队员,一个月前训练时不小心扭伤了脚,休息几天后有所好转,便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去医院检查,休息不充分就恢复了训练。前几天比赛时,脚又扭伤了,但这一次扭伤,小李同学的脚踝严重水肿... 详细»
-
-
习惯性脱臼是怎么形成的?
脱臼即关节脱位,多是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因素作用而致关节的上下两个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出现错位。关节脱位好发于肩、肘、下颌及手指关节位置。脱位后需及时复位治疗,否则容易治疗不及时而引起关节面松动,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