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梅卫义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心血管内科
2019年12月28日,由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主办,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广州东部心血管危急重症研讨会”在广州隆重召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心内科副主任梅卫义教授受邀参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近两年参与了两支援藏国家医疗队,旨在将广州东部优质医疗带到藏区。2018年9月份,梅卫义教授参与了东院的首支援藏国家医疗队。今年8月中旬,他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赴西藏边坝对口支援医疗队队长,前往条件艰苦的西藏昌都边坝县人民医院。梅卫义教授以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以及甘于奉献的精神,斩获了第五届“羊城好医生”的称号。
在会中,梅卫义教授在会中接受了医联媒体的采访,积极分享援藏的心得和体会。
高原地区的居民更易发生心脏病
梅卫义教授介绍,高原性的心脏病是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的人们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是由于高原的气候和地质条件引起的。它主要和缺氧导致的红细胞增生、血容量增多以及缺氧对心肌的直接损害有关,包括多种。
1、刚刚进入高原早期容易出现肺水肿,尤其是在高原一段时间,出了高原后,短期再返回高原时更容易发生。这种肺水肿一旦发生可以致命,要紧急治疗并尽快脱离高原地区。
2、在海拔3000m以上居住半年以上的人会出现红细胞增多,从而加重心脏负担。缺氧对心肌的直接损害可引起心脏增大,最终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这种心脏改变要回到平原后半年到1年才能基本恢复。
3、高原性的高血压跟本身的高原缺氧有关,治疗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由于肺部血管结构已经改变,回到平原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恢复。
4、少数人容易出现栓塞,包括肺动脉栓塞。
打算前往高原地区一段时间,应如何保护心脏
对于打算前往高原地区一段时间的人,梅卫义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1、一些药物可能对于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包括红景天、诺迪康等,可增加心脏对缺氧的适应情况。
2、最好逐步上高原,不要一次性去海拔很高的地区。身体素质好并不能保证不发生高原反应,特别是急性肺水肿。
3、平时的锻炼也非常重要,可以提高缺氧耐受性,也可以改善心肌的心率变异性,对适应高原也有一定的好处。另外,不要熬夜、抽烟、喝酒,不要做引起明显耗氧的活动,对心脏的保护也比较明显。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对于援藏,梅卫义教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西藏边远地区偏僻落后,尽管已经基本实现小康,但医疗水平仍然落后,设备、人才的缺乏以及交通的不便都给援藏医疗队带来了不小的考验。
“最重要的是,我们想培养一支永远带不走的医疗队。”梅卫义教授坚定地说,“当地医生专业底子相对较薄,亟待提高,因此在做临床工作的同时,要重点培训当地医生的专业水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
梅卫义:高原性心脏病种类繁...
梅卫义 副主任医师
-
-
一支玻尿酸可以打几个部位
王霞 副主任医师
-
-
脊柱侧弯带支具能好吗
张国威 副主任医师
-
-
脊柱侧弯带支具怎么睡
杨军林 主任医师
-
-
大数据与医疗结合对医疗行业...
杨学宁 主任医师
-
-
内分泌紊乱例假不走怎么止血
陆杉 主任医师
-
-
在西藏洛隆,一支援藏医疗队两次“扭转”了生命困境
在西藏洛隆县人民医院,一位肠扭转所致肠梗阻的患者面临着“转运还是马上手术”的生命困境。来自广州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七批援藏医疗队5位医生毅然决定“站出来”,为他进行了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麻醉,“千... 详细»
-
-
归来时,他们是一支全党员医疗队!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2020年3月2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举行疫情防控一线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该院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韦民、卓婉玲、向景毅和坚守在广州... 详细»
-
-
【驰援日记】你们广东医疗队的,个个都是英雄!
1月30日早上,是南方医院护理团队上班人数最多的日子。6点50分,李利护长带领11名护士,一路上有说有笑地向汉口医院走去。虽然天气寒冷,大家的心里却感到无比温暖。 详细»
-
-
中山三院医疗队援汉满月战记
3月10日,中山三院第三批医疗队已经抗“疫”31天。医疗队在室外策划了简单而温馨的满月活动。中山三院院长戎利民为队员们送上叮咛和祝福。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合唱院歌、校歌,又一起深情唱起《我和我的祖国》。... 详细»
-
-
凌晨接收20位病人,医疗队通宵作战
2月10日凌晨,本应该是寂静无声的夜晚,在武汉协和西院区危重症病房7楼东区,却“热闹非凡”。20名新收病人刚刚办好入院手续,在此“安家”,他们说:“踏进病房的第一步,感觉自己便拥有了新的希望。”凌晨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