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8日,广州东部心血管危急重症研讨会在广州东圃盛大召开。本次会议由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主办,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承办,邀请了省内知名专家教授,围绕“急性心衰治疗新理念”、“ESC指南更新”及“心衰处理的关注问题”等专题进行了演讲。与会人员认真聆听,主持和参会代表踊跃提问并与讲者交流,展现了一派浓厚热烈的学术氛围。
本次大会主席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董吁钢教授,受邀到场的嘉宾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唐安丽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何建桂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心血管内科曾群英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荣健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麦炜颐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王礼春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心血管内科郑东诞教授等。
(董吁钢教授致开幕辞)
纵观当下社会,群众的心脏危急重症基本常识匮乏、社会的救治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推动心血管医疗技术的发展、提高救治水平、普及急救知识、努力为居民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开展本次研讨会议的意义所在。
董吁钢教授在大会致辞中表示,现下危及重症的一线应该重点放在基层医院上,只在有一线获得良好的跟诊效果,后续的医疗工作才能顺畅进行。
第一轮学术分享由曾群英教授、麦炜颐教授和王礼春教授主持进行,本次学术研讨会以演讲及评述的方式做了深入的分析和交流。与会专家集思广益,与大会主题紧密结合,一度将会议推向高潮。
(现场做演讲内容评述及学术交流)
董吁钢教授以分享案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ACC/AHA/HRS2018指南中心动过缓起搏适应症临床注意的问题以及希浦系统起搏的应用。对于有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征的心动过缓患者,指南支持并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共同决策。医生应该事先同患者进行沟通,根据患者的治疗目标、偏好和现有的最佳证据来最终确定治疗方案。
(郑东诞教授发表专题演讲)
对于重症心力衰竭的管理,郑东诞教授表示,随着临床证据的积累以及指南的推荐,遵循指南固然重要,但是在指南框架的前提上结合临床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治疗才是重中之重。
(何建桂教授发表专题演讲)
何建桂教授以风趣幽默的演讲风格阐述了目前慢性心衰的非药物治疗取得的重要进展,具有药物治疗不可取代的作用。虽然在多方面的条件限制下,心衰的非药物治疗尚未在临床上常规应用,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非药物治疗在心衰治疗中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荣健教授发表专题演讲)
荣健教授表明心血管疾病在中后期也有非常多的治疗方式,但目前V-A ECMO血流动力学的应用仍占着重要地位。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选择应该根据需求以及目的来进行,多学科的结合也是治疗的重点。
(唐安丽教授发表专题演讲)
房颤危重症的表现形式多样,显间歇、一过性,且疾病的风险大,可诱发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唐安丽教授解释,房颤危重症的治疗具有特殊性,可采用控制心室率药物治疗、房颤消融治疗、起搏器、ICD等治疗方式,需要根据房颤的不同时期、不同的治疗手段选择来进行综合管理。
(学术会议现场)
本次研讨会推动了区域对心血管急危重症的诊疗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助力打造心血管危重症协作的区域网络,让优质的治疗资源惠及更多百姓。
(通讯员:何旭鹏、韩奇)
-
-
心血管堵塞症状
心血管堵塞属于比较普遍的疾病,特别在中老年这个阶段,更加是高发病期,当血管受阻时,全身的血液循环会引起问题,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心脏病,甚至影响身体的健康。因此,早期治疗可以避免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详细»
-
-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心血管病的症状常见的有发绀就是指的口唇、指甲发紫、呼吸困难,胸痛、心跳过快、水肿、晕厥,其他系统还包括咳嗽、头痛、头晕或者是眩晕,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它查体的体征主要是针对心脏的查体,还有... 详细»
-
-
心血管药品有哪些
虽然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多,但是药物治疗仍然是基础,是最为重要和首选的方法之一,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常按作用机制进行分类,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β受体... 详细»
-
-
心血管疾病的病因
心血管疾病泛指心脏和与之相连的血管出现病变而引发的疾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时会出现心悸、胸痛、头疼、等症状,严重者会有肢体偏瘫的危险。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如疾病方面的高血压、糖尿病,日... 详细»
-
-
心血管堵塞有哪些症状呢?心血管堵塞用什么药?
在临床上,心血管堵塞是心脏血管疾病中的一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方面油脂性的食物吃得比较多,饮酒过多。所以导致患上心脏血管疾病的几率也是越来越大,其中血管堵塞的发病率也是居高不下。那么,心血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