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S即肠易激综合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的症状,排便后可以缓解不适,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缺乏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
一、肠易激综合症亚型依据粪便的性状分为以下亚型:
1、IBS便秘型(IBS~C):硬便或块状便排便比例≥25%,稀便(糊状便)或水样便排便比例<25%。
2、IBS腹泻型(IBS~D):稀便(糊状便)或水样便排便比例≥25%,硬便或块状便排便比例<25%。
3、混合型IBS(IBS~M):硬便或块状便排便比例>25%,稀便(糊状便)或水样便排便比例≥25%。
4、最后一种是不确定型IBS(IBS~U):既粪便的性状不符合上述IBS~C,D,M之中的任一标准。
二、肠易激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症状严重而顽固,经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无效者应考虑予心理行为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催眠疗法、生物反馈等。
2、饮食调整,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膳食构可以加剧IBS的症状。因此,健康、平衡的饮食可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症状。IBS患者宜避免:过度饮食;大量饮酒;咖啡因;高脂饮食;某些具有“产气”作用的蔬菜类等;精加工食粮和人工食品(便秘者),山梨醇及果糖(腹泻者);不耐受的食物(因不同个体而异)。增加膳食纤维主要用于便秘为主的IBS患者,增加纤维摄入量的方法应个体化。
3、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症状显著的患者,由于IBS患者症状复杂多变且与中枢和肠神经系统间复杂的关系,药物都存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限制,只能一定程度起作用。
4、其它非药物治疗有心理专科治疗、催眠治疗、生物反馈治疗、行为治疗等,这些现虽未被罗马Ⅲ中IBS专家组对治疗的推荐,但与上述有交叉,也显出一定的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
-
-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肠道疾病,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患病的人数多达九千万人以上,虽然现在的医疗水平较高,但是许多人对这种疾病并不重视,导致七成以上的患者没有积极治疗或者通过正确的方法去治疗。在其他国家来说... 详细»
-
-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现代人常见高发的一组以肠胃症状为主的综合征,尤其年轻人最容易发生这种综合征。发病后的主要症状表现是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拉肚子或便秘,但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是,肠易激综合征的... 详细»
-
-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肠胃疾病,这种综合征的发生原因以及发病机制在医学界并不十分清楚。但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了精神压力过大、胃肠道功能紊乱、肠道发生了感染与炎症、内脏感觉异常、脑... 详细»
-
-
肠易激综合征如何确诊
肠易激综合征在早期会出现腹部疼痛的症状。肠胃经常发生痉挛收缩,造成腹部疼痛。而肠道毒素堆积过多,大便排不出来,也会造成腹痛现象,通常在排便之后能够有所缓解。通常在进食之后病症发生,疼痛感通常不一致,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