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晓彦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皮肤科
油耳又名湿型耵聍、油状耵聍等。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又分耳廓和外耳道。通常外耳道约长3公分,在其外三分之一的耳道皮肤上长着细毛,含有皮脂腺。皮脂腺属于正常的分泌腺,会排泄油状皮脂,有润滑皮肤和对外来异物如昆虫等的粘着作用。耳道分泌物大多数人是干燥成鳞屑状,略呈淡黄色的痂块,称干型耵聍。少数人的耳道分泌物始终呈油状或糊状粘稠、颜色为深褐色的物质,称油状耵聍,一般也指油耳。
怎样判断油耳
1、油耳就是常说的油性耵聍。外耳道的耵聍,有些人呈现黄油状,附着于外耳道壁,不容易掏出,也不容易自行排出。
2、油耳是先天性外耳道分泌物形成的变化,通常会比较黏稠,甚至团结成块、硬结,清理起来比较困难。甚至会损伤到外耳道的皮肤,不易挖出,出现疼痛感,引起外耳道炎。
油耳怎么处理
1、油耳一般是遗传因素所致,耳朵内出现油性耳屎。如果是少量的油性耳屎,一般不用处理。
2、如果耳朵内有大量的油性耳屎,建议患者定期到耳鼻喉科专科门诊进行清理,一般是1~3个月。
3、专业的耳科医生会先用药水泡耳朵,把耳屎泡的更稀一点,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才能洗的更干净。
-
-
怎么判断油耳
湿性耵聍俗称油耳,是正常情况,不是疾病。另一种是干的,由于其抗菌作用,挖耳时能产生湿润的耵聍,但不流脓,在这种情况下,不必经常挖耳朵,因为耵聍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还可以防止砂粒和水滴进入内耳道,损伤黏... 详细»
-
-
怎么判断耳结石
耳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许多人受到耳结石的困扰,造成患者耳部的不适,并影响患者的听力,降低患者的听觉能力,因此普及了一些耳结石知识,掌握了该病的症状和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出现耳结石症状后... 详细»
-
-
油耳会变干吗
首先说明你的外耳道新陈代谢较他人要快。耳屎是外耳道代谢的一种产物,附着在外耳道壁有保护外耳道黏膜的作用,当这些分泌物受感染刺激会慢慢变的稀稠,类似油样。如果不是特别多堵塞外耳道一般不予处理,会慢慢变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