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的比较容易发生扭伤的关节。踝关节扭伤时,需要确定是哪种类型的扭伤,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治疗。所以患者需要先确定是哪种类型的扭伤。那么,踝关节扭伤分几种类型呢?
踝关节扭伤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内翻型扭伤、外翻型扭伤和上部旋转型扭伤。踝关节扭伤患者中,内翻型扭伤的偏多。这种类型患者的受伤组织主要在前距腓韧带、跟腓韧带、后距腓韧带。而外翻型扭伤主要是伤到内侧三角韧带。上部旋转型扭伤则是伤到前下胫腓韧带。
另外,踝关节扭伤还可根据扭伤的程度来划分,可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扭伤者在活动时或者关节受到拉扯、有轻微撕裂时会感觉到疼痛,但是从表面上看不出有明显变化。二级扭伤患者的韧带已经部分断裂,有关节疼痛以及肿胀的症状。而三级扭伤患者由于韧带已经完全断裂了,导致关节失去支撑而不稳定。三级扭伤的患者还有严重的血肿症状。
不管是哪种类型或者哪种级别的扭伤,都需要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可以先让患者休息,目的是减轻或者消除受伤部位的负担。接着对受伤的部位进行冰敷、加压包扎、将患肢抬高。最后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受伤情况决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若是轻微的外踝韧带损伤,一般是进行保守治疗。先用石膏或支具对踝关节进行固定,在固定时关节应该处于轻度外翻的中立位。一般需要固定3到6周。在固定的这段时间内,受伤部位不可负重,以免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在解除固定(即拆除石膏或支具)后,需要尽快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因为在固定期间,受伤部位不能活动,关节可能会出现粘连的情况,而且肌肉可能出现萎缩的现象。在拆除之后,可以负重行走。在进行康复训练之后,肌肉的力量会慢慢恢复。当恢复得差不多了,就可以进行体育活动了。
若是患肢的外踝韧带的损伤较严重,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韧带受损会导致关节不稳,从而导致反复扭伤。通过手术治疗来修复韧带,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术后需要进行固定,在拆石膏后进行康复训练。
对于单纯的内踝韧带受损的患者,在固定的时候,采取石膏或支具轻度内翻中立位。固定几周并拆除后,同样要进行康复训练。一般来说,单纯型的比较少见。若是内踝处疼痛患者有过外翻扭伤病史的,需要确定是否有其他的损伤。同样的,若情况较为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总结一下,踝关节扭伤可分为三种类型,也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级别。患者在治疗时需要对受伤的部位进行固定和康复训练。病情严重者在固定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来修复韧带,然后再进行固定和康复训练。
-
-
踝关节扭伤的常识与治疗
踝关节扭伤即俗称的崴脚,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也是在关节及韧带损伤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由于踝关节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的负重关节,因此踝关节的稳定性对于日常活动和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运动是导致踝... 详细»
-
-
踝关节扭伤怎么办
踝关节扭伤通常是指累及踝关节和后足的创伤性软组织损伤,范围比较广,也就是俗称的“崴脚”。踝关节扭伤后的表现在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皮下瘀斑、皮肤温度增高、踝关节活动疼痛、不能负重行走等情况。原因在于... 详细»
-
-
踝关节扭伤是怎么分级的
扭伤是指外伤、暴力等引起的四肢关节或躯体部位的损伤,扭伤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多发于腰、踝、膝、肩、腕、肘、髋等部位,在运动中较为常见。扭... 详细»
-
-
踝关节肿胀除了踝关节扭伤,还需注意这2种情况!
踝关节,常被人们称为脚腕、脚脖子,是日常生活活动中重要的承重关节。部分人发现自己踝关节出现肿胀的情况,但并不重视,以为只是脚崴了一下,涂点药膏后肿胀过几天就会自行消除。 详细»
-
-
踝关节扭伤后反复疼痛,需警惕“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踝关节扭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损伤,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通过局部冰敷、制动、休息后可缓解。但部分患者扭伤后,反复出现踝关节疼痛,屈伸活动受限,需警惕“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