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延续,大多数全身症状消失,只有当局部引流不畅时,才会出现全身症状。一般症状局限于局部,往往顽固难治,甚至数年或10年都不能治愈。目前,通过合理的治疗规划,大多数病例可以在短时间内治愈。
慢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
包括进入慢性炎症期,局部肿胀、骨增厚、表面粗糙、压痛。如果是鼻窦,伤口长时间不能愈合,偶尔会有小块死骨排出。有时伤口暂时愈合,但由于存在感染灶和炎症扩散,可引起急性发作。全身有寒热,局部红肿。切开引流、自我穿孔或药物控制后,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炎症也逐渐消退。当一般健康状况较差时,也容易引起癫痫发作。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
(1)术前、术中、术后应用抗生素。
(2)应积极消除病源。
(3)发作时,可全身性抗生素治疗,也可手术切开引流。
(4)恶性病变、晚期多次手术或功能丧失时可截肢。
2、药物治疗原则
(1)患者以口服或肌注等辅助药物为主。
(2)住院患者以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为主。术前、术中及术后用药至术后2周,辅以支持治疗、输血、血浆及人白蛋白。
(3)急性发作应静脉滴注大剂量抗生素或早期切开引流。
(4)晚期患者,多次手术后出现伤口愈合延迟或不能愈合的,应采取支持治疗、抗生素、对症治疗等综合治疗,并根据病情延长治疗疗程。
-
-
指骨骨髓炎治疗方法
骨髓炎是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和真菌引起的骨感染和破坏,骨髓炎常发生在长骨,指骨骨髓炎感染并发血管阻塞时,会引起骨坏死和局部感染蔓延,感染可通过皮层扩散到骨膜下,并形成皮下肿胀,后者会自发地渗透到皮... 详细»
-
-
骨髓炎的治疗方法和护理
骨髓炎是由于骨受到有氧细菌、厌氧细菌或是分枝杆菌和真菌的感染或是破坏。骨髓炎通常发生在长骨部位,患有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外来创伤或是手术导致的骨头受伤处也都可能会出现骨髓炎。而儿童患病的最常见的部位也是... 详细»
-
-
骨髓炎的治疗原则
骨髓炎是骨伤科中的一种较为难治的疾病,分为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两种,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骨痛,行走困难,局部红肿等表现,感染严重还会引起高热,患者精神萎靡,甚至肝... 详细»
-
-
骨髓炎的治疗方式
骨髓炎是一种由需氧、厌氧菌、分枝杆菌、真菌引起的骨头感染和破坏,骨髓炎多发于长骨,外伤、手术后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等部位都易发生骨髓炎。对于儿童来讲,最易发生骨髓炎的为血供良好的长... 详细»
-
-
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
血源性骨髓炎是指由于化脓性的细菌在局部的骨质发生病变后所形成的骨髓炎。急性血源性脊髓炎感染的原发灶通常包括扁桃体炎、中耳炎、皮肤上的疖、痈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细菌侵入血液,然后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骨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