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在生活中并不十分常见,年轻父母可能一点也不了解,但事实上,溶血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且死亡的概率逐年呈上升的趋势。那么,新生儿溶血病,应如何诊断鉴别呢?
(1)血常规检查:血细胞分析显示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下降,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通常高于10%,严重的病例则出现血小板减少。
(2)血液生化检查: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含量显著升高,碱性磷酸酶含量升高,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
(3)直接Coombs试验:本试验阳性结果具有诊断意义。“最适合稀释剂抗人球蛋白血清”作抗体释放试验ABO溶血阳性结果,直接和间接Coombs试验Rh溶血均呈 阳性。
(4)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不仅是检测敏感红细胞的敏感试验,也是一种诊断试验。游离抗体检测有助于判断新生儿是否存在持续性溶血或作为血液交换治疗后的评价指标。对人球蛋白(IAT)的间接检测可识别抗体类型。抗体检测可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5)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ABO溶血时其活性明显降低。
(6)尿胆原检测:尿液和粪便中的胆汁含量都有所增加。如发生胆道梗阻,大便可呈灰白色,尿胆红素强阳性。
溶血病表现为母婴血型不合、贫血、黄疸,以及外周血涂片可见破碎的红细胞。治疗溶血病,首先要积极做蓝光治疗,清肠通便,将肠内胆红素全部洗出,积极补液;其次,对于溶血,使用丙种球蛋白,从免疫角度减少溶血的发生或延缓溶血的发生。
-
-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
新生儿溶血病指的就是孕妇和胎儿的血型不合从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的疾病,常发病在胎儿和新生儿的早期。当胎儿从父亲方面遗传下来的显性抗原恰巧是母亲方面所缺少的,此时就会通过妊娠、分娩,此抗原就会进入到母体... 详细»
-
-
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一种同种免疫性溶血病,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后可能会引起新生儿的红细胞破坏。通常情况下,新生儿溶血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分别是ABO溶血病、Rh溶血病以及MN溶血病。在... 详细»
-
-
新生儿溶血病严重吗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免疫溶血,在已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ABO血型不合最为常见,其次是RH血型不合。以疾病的严重程度而言,RH血型引起的溶血最为严重。除ABO溶血引起的黄疸外,... 详细»
-
-
新生儿出现溶血病要紧吗
新生儿溶血的症状是一种相对严重的疾病,新生儿溶血主要是由母亲的血型和婴儿的血型不相容引起的。当有出现溶血时,要及时进行蓝光处理。如果患儿溶血比较严重的情况,要根据患儿的身体情况考虑进行血液交换治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