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光伟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脾胃肝胆科
湿热,属于中医病症中的一类,指湿热蕴于脏腑的病证。湿热可发于肺部、脾胃部和肝胆部,其诊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问诊,询问患者日常的生活习惯,有没有饮食不洁和饮食不节制。容易嗜酒,过食肥甘厚腻辛辣饮食的人,易产生湿邪,湿邪日久化热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产生湿邪,久而化热,从而影响肝胆的生理功能,可以见到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厌食、口苦的症状。
2.通过望诊和脉诊会发现,有的湿热患者会出现身体发黄的表现,如:目黄,小便黄,身黄。有的黄色为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或者为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还可出现面微红,肋下有硬块、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者泄溏、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等。
3. 询问日常生活环境,是否容易受到外部的湿热邪气。如生活在湿热较重的环境,本身体质较弱,容易感受外邪的人则更容易感受湿气,湿气蕴结于肝胆形成湿热。
4. 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也会造成湿热。中医学中,脾喜欢燥不要湿气过重,脾湿常见于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的青年人,长期过食肥甘厚味助生湿热。
5. 其他症状如: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外阴搔痒、带下黄臭、呕吐、呃逆等。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知道湿热的主要病机为湿热内蕴肝胆。所以肝胆湿热患者的治法主要为清热利湿。可以采用龙胆泻肝汤再进行加减,可根据具体病症增加竹茹、半夏等药物加减,有出血倾向的可以增加丹皮、茜草。日常生活注意调理,饮食宜清淡,尽量少吃油腻食物。皮肤湿热也可采用外治法,如用地肤子、土茯苓煎水外洗。
-
-
肝胆湿热的诊断
肝胆湿热是由于身体受到外界的刺激,进而使得体内的成分发生紊乱。具体是由于湿热蕴结肝胆,然后使得疏泄功能失职而表现出来的症状。一般的肝胆湿热会有的症状就有厌食腹胀,身目发黄,阴部瘙痒等等。对于肝胆湿热的... 详细»
-
-
脾胃湿热和肝胆湿热先治哪个
如果是脾胃湿热严重,则先治脾胃湿热。如果是肝胆湿热严重,就先治肝胆湿热。与肝胆湿热相比,如果脾胃湿热的症状更加严重,比如出现明显的腹痛、腹胀等,则应优先调理脾胃,恢复正常的脾胃功能,以缓解脾胃不适,改... 详细»
-
-
湿热分几种
湿热一般分为外感的湿热和内伤的湿热,外感的湿热属于病因概念,而内伤的湿热属于病机的概念,其两种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湿热患者一般会常出现焦躁不安,皮肤长痘,全身油脂分泌过多的症状,出现湿热症状的患者应该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