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联媒体
血热,是中医的病证名。主要是五志过极化火而导致血热,血热往往有比较明显的特点,发热有固定的时间,如午间发热较为明显,傍晚会减轻,夜晚又会加重。那么,血热的治疗措施有哪些呢?
1.出现了血热症,采用的治法原则主要是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通过日常调养、运动锻炼、皮肤护理等调理身体以减轻血热。
2.饮食上可以多食用清凉滋润的食物如:莲藕、菊花、金银花、麦冬、蒲公英、鸭肉、冬瓜、莲子、薏米、山药、茯苓等,这些食物应该多吃。
3.多运动,锻炼身体,例如瑜伽,有助于调节体内血液运行,但要注意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一般血热患者选择静态运动,避免剧烈运动更加重血热症状,严重可引起出血和昏迷。
4.注意情绪不要太过于波动,戒掉温热的食物,例如火锅。并要戒酒。
5.血热的患者严重的情况下可以用中药调理,如可以选择牛黄解毒片、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
血热症的预后情况一般来讲还是比较好的,患者要遵从医嘱,去正规的医院对症治疗,做好日常防护,保持心情愉快,通过重要的调理,血热症状恢复的还是比较好的。
-
-
徐丽
主治医师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中医内科
擅长:擅长领域:擅长中...
-
-
顾维超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内科门诊
擅长:擅长治疗内科疑难...
-
-
蓝鋆
主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五骨科
擅长:骨关节病、骨肿瘤...
-
-
刘潺潺
主治医师
河源市人民医院 中医科
擅长:擅长慢性胃炎,肠...
相关文章
-
-
血热的症状
血热是以出血和热象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异常病理症状,是指从外感受的热邪入血分,血行运行速度异常及血热妄行而引起的吐衄、发斑、出血、咳咯、发瘀等的病理状态。血热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详细»
-
-
血热不好吗
血热是不好,热血容易导致脾虚。尤其是本身就有脾胃虚弱的人,应该一定要先调理好脾胃。把脾胃调理好之后再去治疗血热。血热的临床表现为一些长疙瘩,或者是上火的现象,可以用一些清热凉血的药物,但是用药期间都应...
详细»
-
-
血热的危害
血热是指血分有热,往往是由于热毒侵入于血分,导致血液速度加快,在脉管中循行加快,血热会出现一些像皮下出血,荨麻疹,湿疹,疮疡等都可以考虑是由血热而造成的。若出现了血热,要及早的治疗,清血热,降火,解毒...
详细»
-
-
血热的饮食
血热是小儿发热的其中一种因素,属于阳气过盛、火气偏大的表现,常常由于血热灼伤脉络,导致出血、发淤的情况,对于该疾病的饮食需要对应症状,如凉血补血的饮食。
详细»
-
-
治血热的中药
血热的中药对于治疗血热的中药比较多,这些药物本身来说具有很好的清热凉血的作用,像是甘草,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黄连这些药物。清热凉血的作用在临床上可以广泛的用于血热的治疗,另外像是黄连解毒...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