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胸外科年会暨基层医院胸外科发展论坛于2019年11月29-12月1日在穗盛大召开。广州市番禺祈福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彭秀凡主任受邀参与了本次会议“患者术后症状管理方法及研究进展”主题的主持和讨论。
从事心胸外科临床工作近30年,在胸外科各种疾病诊治均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彭秀凡主任在医联媒体的独家专访中,对纵膈肿瘤诊疗技术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彭主任表示,相对于肺癌和食管癌等病种,纵隔肿瘤诊断检查方面的发展相对慢一些,但也有不少的进展:1. 影像学诊断方面,能谱CT对病灶同源性分析的运用和PET-CT的逐渐普及,诊断准确度有明显提高。2. 化验检查方面,检测技术的提高,对肿瘤定性更准确,如对副神经节瘤的定性检查等。3. 活检技术方面,超声引导下的纵膈肿瘤穿刺活检、纵膈镜和胸腔镜活检技术的普及,使术前组织学诊断率明显提高。这些技术对纵膈肿瘤的诊治非常有帮助,如果要对纵隔肿瘤进行筛查,最好的方式是CT检查。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纵膈肿瘤的外科治疗上也有一些进展。彭主任指出临床上对纵隔肿瘤外科治疗的进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微创技术和快速康复观念的引入,例如胸腔镜技术和纵膈镜技术已普及并推向二级医院,快速康复理念应用在纵隔肿瘤的外科康复治疗上已有10年左右时间;二是巨大纵隔肿瘤的手术切除能力和治疗效果有较大提高,主要表现在切除后局部组织器官修复重建技术(如3D打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等)更成熟和体外循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切除能力。
对于胸腔镜下治疗纵膈肿瘤的方式,彭主任认为胸腔镜的治疗应该需要大力发展。他还指出胸腔镜下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病人住院时间短及医疗花费少以及美观等优点,且其疗效并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效果相同。
在谈及纵膈肿瘤的治疗时,彭主任还表示纵膈肿瘤是发生于纵隔内多个系统多个器官的一系列肿瘤的统称,其手术及康复措施是复杂多样。对于纵膈肿瘤术后的康复需要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术前的预判非常重要。对于微创切除的较小肿瘤,术后只需要注意病人有无出血、有无感染及不适感等方面;对于巨大肿瘤的术后康复常需要进入ICU监护,多学科的联合处理;对于伴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和重症肌无力的肿瘤,术前要作好相应的术后康复预案,甚至需要相关专科协助进行病人康复。
彭主任最后总结说:“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从诊断、手术到术后康复,都不能按一个单纯的疾病种类对待,它可能涉及整个胸部外科、甚至其它专科的知识和技能。我认为对于纵隔巨大肿瘤和复杂肿瘤的外科治疗,应该进行多学科讨论,制订个体化的手术和康复方案。对于有胸腔镜手术指征的病例,要积极推广微创手术治疗。”
-
-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发展及...
钱有辉 主任医师
-
-
胸腔镜手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谷力加 主任医师
-
-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
乔贵宾 主任医师
-
-
带领本院胸外科发展胸腔镜技...
林万里 主任医师
-
-
胸腔镜怎么治疗漏斗胸
乔贵宾 主任医师
-
-
气胸胸腔镜手术过程,气胸胸腔镜手术复发率?气胸胸腔镜手术后注意?
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部良性疾病,主要是肺部病损破损造成肺内的气体露出到胸膜腔所致。气胸很多时候需要进行微创外科手术,例如肺结核、肺纤维化、肺气肿,这些病变破裂以后,肺里面的气排进胸膜腔造成的气胸。发生气... 详细»
-
-
胸腔镜检查是什么
胸腔镜检查是在人工气胸以后,使用内镜检查患者胸膜腔的一种操作技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胸膜疾病的诊断,并且还可以用于胸膜腔闭锁术的治疗。而在临床上,使用胸腔镜检查有很多,比如说未明确原因的渗出性胸腔积液的... 详细»
-
-
胸腔镜手术几天出院
胸腔镜手术最短3~5天就可以出院,最长大约在一个星期左右,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恢复的情况来进行明确如果恢复比较好就可以尽早出院。但是如果术后出现有异常的炎症,或者是有其他不适的症状就需要进行调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