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骨髓炎,通常是指骨的感染过程,但也可用于指非感染性的炎性病症。下颌骨骨髓炎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或慢性,无论其是否存在脓液,有时也称为“化脓性下颌骨骨髓炎”。下颌骨骨髓炎大多数为三大类,急性传染病、继发性慢性传染病以及原发性慢性(非传染性)。
下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症状
1、下颌骨骨髓炎患者通常出现下颌疼痛,并且可能在下颌骨上有肿胀和压痛。
2、在急性骨髓炎中,可能存在下颌下淋巴结病和发热,而慢性骨髓炎中通常不存在这些特征。
3、患者的呼吸可能有恶臭,局部水肿,如果严重,可能涉及导致牙关紧闭的咀嚼肌,进一步延伸到下颌管并压迫下牙槽神经,导致感觉异常或麻醉。
4、另外,受影响区域的牙齿可能变得越来越松动,检查通常显示粘膜破裂,口腔内和口外可能有瘘管,也可见皮质破坏,随后也可能会出现闭塞和病理性骨折的改变。
下颌骨骨髓炎的日常护理
1、饮食应保持清淡、选择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且进食后可采用口腔冲洗法,用漱口液或生理盐水边冲洗边吸引,以保持口腔清洁。
2、手术出院后应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换药,如再次疑有感染症状出现,应立即去医院复查。
-
-
什么是下颌骨骨髓炎
什么是下颌骨骨髓炎?下颌骨骨髓炎是颌骨感染引起的疾病,通常涉及骨膜、皮质和骨髓。下颌骨骨髓炎可分为化脓性、特异性和放射性,临床上以颌骨化脓性骨髓炎最常见。其颌骨骨髓炎的感染源主要有三个:牙源性、外伤性... 详细»
-
-
下颌骨骨髓炎如何治疗
下颌骨骨髓炎是下颌骨部位骨髓、松质骨、骨皮脂以及骨膜的弥漫性炎症。出现下颌骨骨髓炎以后,常伴有周围软组织的肿胀,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以及多个牙齿的松动,并出现叩触疼痛的情况,有时会有牙龈带... 详细»
-
-
下颌骨骨髓炎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下颌骨骨髓炎是颌骨病变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涉及范围往往包括骨膜、骨皮质和骨髓组织,常见有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小儿骨髓炎和放射性骨髓炎。颌骨骨髓炎可分为化脓性、特异性、放射性等,临床上以化脓性骨髓炎最为常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