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是骨骼在活动中部分骨质失去正常形态而出现异常,比如长有刺状,有嘴唇形,波浪形,圆形等等。看似多出了一部分,其实是人体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可能会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的有颈椎、腰椎、髋、膝、踝、跟骨,以及上肢多见于肘关节,指间关节等处。多发于中年以上。
一、骨质增生的原因
1、由于关节足骨常年磨损,致使关节不稳定,造成病变引起相应部位骨质增生。是人体衰老的现象。
2、外伤处理不妥当或者是不及时,导致骨质增生的产生。
3、体重增加使本来已遭磨损的退化的关节再加上重荷,当然就更容易破坏。
4、由于长时间高负荷的运动只是关节过于受损,时间长了就会导致骨质增生的产生。
5、高危因素:年龄:60岁以上;职业:长期固定姿势,劳动强度过大的职业;肥胖、疾病如骨关节疾病,内分泌异常,代谢异常等。
二、骨质增生的日常护理
1、日常保健。多晒太阳,注意防寒湿,保暖,使膝关节充分休息。疼痛缓解后,每日平地慢走一两次,每次20~30分钟。
2、关节功能训练。坐位或仰卧位,将膝关节伸直,绷紧大腿肌肉,足向头背部屈,同时绷紧小腿肌肉,每次坚持3秒,每分钟做10次,连续做3~5分钟。每天做三遍。
3、控制体重,不要反复做屈伸膝关节、揉按髌骨、抖晃膝关节等运动。
4、重视补钙:提高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促进骨代谢和骨形成。
-
-
什么是骨质增生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中老年人都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这是由于长期的行走、站立或者保持某些不良姿势,关节或者骨骼、肌肉等牵拉撕脱,从而形成某些刺状或唇样的骨质增生。这会给患者的软组织造成刺激或者... 详细»
-
-
骨质增生是指什么
骨质增生又称为骨刺,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一般是人体正常衰老的过程中,为了应对一些骨骼的移位或移动而产生的防护性措施,对于人体能起到增加骨骼稳定性的作用。当人体的平衡打破,长期维持不良姿势或者经常伏案、低... 详细»
-
-
骨刺是骨质增生
骨刺即骨质增生,属于关节退行性病变,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由于年龄逐渐增大,关节受到创伤或关节长期磨损,肥胖加重关节负重等原因,导致骨骼边缘出现刺状增生,这种代偿性改变刺激周围组织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后疼...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