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科相对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出现筋膜间室综合征,很容易导致肌肉等软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出现肢体的缺血性坏死。一般的筋膜间室综合征,不分急性还是慢性,只要出现就应该立即手术切开减压,快速释放当中的压力,使毛细血管再次充盈,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和神经发生坏死,甚至永久性的功能损害。
一、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用保守方法治疗早期筋膜间隙综合征的适应证是:肢体明显肿胀、压痛,皮肤有张力性水疱,肌肉被动牵拉痛,经Whiteside穿刺测筋膜间隙压力未高于30mmHg者。采用制动,抬高患肢,严密观察,经7~10天,肿胀消退,症状消失,可完全治愈而不留任何后遗症。
2、手术治疗
筋膜减压手术是治疗筋膜室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如果手术方法正确,减压完成,术后治疗适当,患者将顺利康复。
二、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手术指征
四肢明显肿胀疼痛。筋膜间隙有很大的张力和压迫感。由于被动牵引,这组肌肉疼痛。有或没有神经功能障碍的迹象。筋膜间隙压力在30毫米汞柱以上。
-
-
骨筋膜室综合征好发于哪个部...
王健 副主任医师
-
-
慢性肾炎综合征可怕吗
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
-
干燥综合征和慢性肾炎的关系
黄闰月 主任医师
-
-
肾炎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的区...
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
-
库欣综合征和多囊卵巢综合征...
邓春颖 主任医师
-
-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病因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病属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骨筋膜室内的神经缺血、缺氧等引起血供比较差,从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这也比较容易导致肌肉软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出现肢体的缺血性坏死。初期多表现为... 详细»
-
-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是由于外伤或创伤导致筋膜室压力升高引起的,导致毛细血管和微循环灌注压力降低,导致筋膜内神经、肌肉缺血和代谢产物沉积。直到发生不可逆的损伤,肢体的功能损伤就会发生... 详细»
-
-
骨筋膜综合征的危害
骨筋膜室综合征属于较严重的临床情况,人的四肢中间分隔,不是一个整体,里边比较硬的肌间隔,被分成3-4个不同的间室,呈圆柱形的柱体,中间会有一些分隔。分隔相对比较硬,在剧烈运动、外伤,或者是骨折造成出血... 详细»
-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症状
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及深筋膜所构成骨筋膜室,骨筋膜室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在因为急性缺血,缺氧而造成的一系列的病变,骨筋膜室综合征也称为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这种病症... 详细»
-
-
什么是骨筋膜室综合征5p征
骨筋膜室由骨、骨间膜、肌隔和深筋膜组成,而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筋膜室肌肉和神经急性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系列早期症状,也被称为急性筋膜室综合征。症状多见于前臂掌骨和小腿。引起该病的原因是骨筋膜腔体积迅速减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