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行路线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一寸处,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
肝经应该在哪里
1、肝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和,肝,肝与胆本身直接相连,又互为表里。肝的经脉循行于胁肋、小腹和外生殖器等部位,故这些部位的病症多从肝论治。 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泛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
2、足厥阴肝经共有14个腧穴,从起点到止点,分别是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肝主藏血”、“肝开窍于目”、“肝主筋”,所以肝经的腧穴可以治疗偏头痛、眩晕、眼睛红肿疼痛、胸胁痛、肝病、疝气、腹胀腹痛、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带下等妇科疾病及筋肉痿痹。
3、敲打肝经可以刺激肝脏,促进肝脏排毒,肝经通过腿内侧,一侧有14个穴位,大敦、太冲、曲泉、足五里等穴位,平时可以从腿根开始,沿着肝经用指节敲打,每秒大约2下,每次10分钟,可以疏散肝火。不能在饭后敲打肝经,会使血液流向肝经,造成胃部消化不良。敲打的动作要保持速度均匀,力度适中。而且,敲打肝经需要持久坚持,才能有效果。
-
-
肝长在哪里
肝脏在人体的右上腹,由右侧肋弓完全覆盖,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触及不到肝脏的下缘。如果患者肝脏出现肿大,比如说肝肿瘤或者肝脏肿大,一般能够再右侧的肋缘下触摸到肝脏的下缘。假如能够触摸到肝下缘以后,要立即进... 详细»
-
-
枕骨在哪里
枕骨位于顶骨之后,并延伸至颅底,由夹在松质骨或二倍体骨之间的皮质骨的外层和内层组成。它在任意一侧与顶骨接壤,以形成lambdoid缝线,颞骨的乳突部分在下外侧各侧形成枕骨乳突缝。蝶骨通过下角与前关节连... 详细»
-
-
腰痛在哪里
腰痛发作的位置,是在胸椎以下,骶椎以上,也就是在患者的胸廓以下以及骨盆以上的位置。如果还是不能理解,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对疼痛的部位进行定位。此时,患者首先要沿胸部两侧的部位向下触摸。在摸到肋骨的最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