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也被称为波尔热和五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其特征是发热、关节痛、肌肉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登革热的潜伏期为5至8天,其前兆为鼻炎、结膜炎、肌炎、重度头痛、肌痛、关节痛、恶心、呕吐、疲劳和厌食症等。
登革热的症状
1、发病多为突发性发热,体温迅速达到39℃以上,一般持续2-7天。热型不规则。部分患者体温在第3 -5天降至正常,1天后再次升高,表现为双峰热或鞍热,儿童发病缓慢,发热较低。
2、出现皮疹,逐渐延伸到颈部和四肢,症状可能是黄斑、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轻微瘙痒。
3、出血发生在发病后5 ~ 8天。大约一半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部位和程度的出血,如鼻出血、皮肤充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和阴道出血。
4、其他全身淋巴结可轻微肿大伴压痛。可能有肝肿大,脾肿大少见。生病后,病人往往感到虚弱,需要几个星期才能完全康复。
登革热的治疗方法
1、对于高热患者,应先进行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浴等,慎用镇痛解热药物。
2、排汗腹泻者应先口服补液,注意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如有必要应静脉输液纠正脱水、低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但随时警惕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和疝的可能性。
3、对于重度头痛和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及时使用20%甘露醇注射液进行快速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有助于减轻脑水肿和颅内压。
4、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一般使用卡巴酚、维生素K等止血药物。当出血量大时,可以输注全血或血小板。
-
-
登革热肺炎的原因和治疗
登革热肺炎多数是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接触感染、动物传播、免疫力低下、登革热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可通过一般治疗、退热、补液、镇静止痛、抗休克等方法治疗,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1、经伊蚊叮咬:登革热属... 详细»
-
-
登革热病毒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登革热病毒归为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病毒颗粒呈哑铃状、棒状或球形。登革热病毒是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与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白细胞减少。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详细»
-
-
登革热的治疗
登革热指的是由于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一般在夏季或是雨季蚊虫容易滋生的季节里就很容易产生登革热的疾病;当被蚊虫叮咬之后引起登革热病症时,会出现高热、头疼和肌肉、关节等地方剧烈的酸痛,严重的出现急性... 详细»
-
-
肛瘘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肛瘘是比较常见的肛肠的良性疾病,虽然是良性疾病,但是会对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肛瘘的主要症状是流脓、肛周肿痛以及瘙痒等,早期肛瘘的治疗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对于肛瘘比较严重的患者,保守治疗往往不管用,需要手... 详细»
-
-
脑瘫的治疗方法和症状
脑瘫一般指小儿性脑瘫,也称小而大脑性脑瘫。指的是小儿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未成熟的阶段,由于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