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通常会在妊娠后期发病,该病的发病几率在相对较低,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对母亲和孩子的影响都非常大。一般情况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母亲如果晚期感染了病毒就会传染给肚子里的宝宝,而且感染病毒后尽量不要母乳喂养婴儿。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症状
1、妊娠合并甲型肝炎。发病相对较急,会出现消化道问题如恶心、呕吐等和黄疸等症状。
2、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会伴有恶心、呕吐及乏力、黄疸等症状,血清检测体内会有乙肝病毒。
3、妊娠合并重症肝炎。发病急,有明显的中毒症状,黄疸严重。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
1、预防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必须孕前进行体检,检查肝功。
2、孕期定时检查肝功及肝炎病毒。
3、怀孕期间尽量避免在外面吃饭,尤其是凉拌类型的食物,如凉面,凉菜。
4、新生儿出生后必须接种疫苗: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1个月龄、6个月龄再分别注射一次。
5、如果产妇有肝病毒,为了避免传染给婴儿,应放弃母乳喂养,采取奶粉喂养的方式。
6、如体内带有肝病毒,请务必咨询保健医生关于母婴喂养等问题。
-
-
妊娠期容易诱发合并病毒性肝炎
在怀孕晚期的时候容易诱发合并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的传染病,特别是对于妊娠期的妇女,发病原因复杂,而且对母婴的伤害都比较大,常出现的症状有流产、早产、胎儿死亡等,是一种能直接影响胎儿健康的传... 详细»
-
-
病毒性肝炎的症状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典型的传染病,是由于多种肝炎病毒导致的肝脏病变,具有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病毒性肝炎对身体危害性巨大,不仅会导致肝功能出现损害,严重的情况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一... 详细»
-
-
病毒性肝炎的饮食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目前已被公认的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分别对应五种肝炎种类。肝炎主要的表现症状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腹部不是、乏力等。情况严重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