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谢红霞 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儿科
判断母乳性黄疸通常需要做肝功能检查。通过对患儿肝功能的监测,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患儿的胆红素水平,配合血常规检查以及生化检查,对患儿母乳性黄疸病情的了解会比较准确。母乳性黄疸通常与母乳喂养不当、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新生儿以及母体的体质不同,发生母乳性黄疸的原因也需做相关检查来查明。
如何区分母乳性黄疸
1、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在第1周后期至第2周左右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如果继续喂养黄疸可历时3-12周消退,而终止母乳喂养后血清总胆红素可在24-72小时后明显下降,恢复母乳喂养后,血清总胆红素虽可略有回升,但幅度小于42.7μmol/L。母乳性黄疸的原因尚未肯定,可能是由于母乳中有未识别的因子增加了肠道未结合胆红素的吸收。
2、而病理性黄疸往往持续的时间可以达到两个月至三个月,并且除了出现黄疸,还可能出现惊厥、哭啼不止,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症状。
3、对于母乳性黄疸可以通过测量血清的胆红素,一般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并且对于诊断母乳性黄疸,还可以通过暂时停止母乳喂养,在48小时血清胆红素可以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母乳性黄疸,可以更有效的区分。
-
-
母乳性黄疸还能继续母乳吗
张费通 副主任医师
-
-
早产儿母乳性黄疸多久能退
张费通 副主任医师
-
-
什么是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湛洁谊 主任医师
-
-
宝宝黄疸跟母乳有关系吗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
-
如何确定是肝细胞性黄疸
吴帆 主任医师
-
-
如何对母乳性黄疸进行治疗
母乳性黄疸主要指的是通过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后的四到七天内出现黄疸,并在二到四周内达到高峰时期(即为人体的血清胆红素可能超过256.6-342.0毫摩每升),通常情况是变现为良好的症状,没有贫血和溶血... 详细»
-
-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指的是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后使用母乳喂养,血清胆红素的数值偏高,从而出现母乳性黄的症状,例如皮肤变黄。母乳性黄疸是有关母乳喂养的特发性黄疸,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母乳性黄疸的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