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吃完饭之后血糖就会升高一些,因为摄入食物之后肠胃需要进行消化。如果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淀粉,糖类物质比较多,一般餐后血糖就容易升高,而餐后血糖升高对糖尿病控制不利。如果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糖尿病,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将餐后血糖降下来,防止血糖持续波动而影响健康。那么,如何将餐后血糖降下来呢?
餐后如何稳定降低血糖水平?
想要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应该注意合理的用药,部分降糖药物需要在饭后服用。因为吃完饭之后血糖就容易波动明显,如果此时可以合理用药、正确用药,一般餐后血糖可以降低。另外,吃完饭之后可以适当走动。通过走动可以增加运动量,不仅可以促进消化,还可以有效提高身体对糖类物质的利用率,身体中多余糖类物质消耗之后血糖也会降低一些,对餐后血糖降低有利。想要避免餐后血糖升高的人,吃完饭之后可以适当活动,通过散步,走路的方式来稳定血糖。
糖尿病患者吃饭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改变饮食结构
想要避免餐后血糖升高,吃饭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方面问题,特别是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很多人平时在饮食过程中搭配不合理,可能会摄入太多淀粉含量高的食物,而淀粉物质在身体分解之后也会产生较多的糖分,血糖升高就容易影响健康。因此,在吃饭过程中需要改变饮食结构,做到荤素搭配合理,保证营养充足,维持健康状态。
2、改变食物摄入的顺序
糖尿病患者在吃饭过程中需要改变食物的摄入顺序,不要胡乱饮食,一般先进食蔬菜再摄入主食,可以防止餐后血糖升高。因为蔬菜的饱腹感强,里面含有较多的粗纤维、纤维素,进食之后增加饱腹感,可以避免大量摄入其他的含糖物质,控制好血糖。一般先吃蔬菜再吃主食,餐后血糖不容易升高。
3、改变吃饭速度
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吃饭需要作出改变,例如改变自己的吃饭速度。一般吃饭速度变得缓慢,血糖也不容易升高,以免餐后血糖波动明显影响健康。在吃饭过程中细嚼慢咽,身体才会慢慢消化,不容易一次性摄入过多的食物导致血糖波动明显。一般有注意养成这种好习惯的人,餐后血糖不容易波动而影响健康。
-
-
怎么控制餐后血糖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和胰岛素的利用障碍引起的机体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紊乱的疾病,主要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其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大于7.0毫摩尔/升,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11... 详细»
-
-
餐后血糖7.8
7.8指7.8mmol/L,餐后血糖一般指早中晚三餐进食后2小时的血糖,正常值小于7.8mmol/L,餐后血糖7.8mmol/L属于血糖偏高,一般由饮食不当、应激状态、糖耐量受损、糖尿病导致,需对因处... 详细»
-
-
餐后血糖7.8
餐后血糖水平是指进餐后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的变化。如果餐后血糖超过7.8mmol/L,则被认为是高血糖状态,并可能显示出一些糖尿病或其他糖尿病前期的风险。首先,需要强调的是7.8mmol/L的餐后血糖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