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是一种血管的炎症,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总称。由于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引起血管损伤导致疾病的发生。血管炎的症状有哪些,又如何治疗呢?
引起血管炎大多数的病因尚不明确,较明确的病因有血清病、药物反应、感染及其他风湿性疾病。原发性血管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免疫异常引起,与遗传、乙肝、单纯疱疹病毒等也有关系。
血管炎的症状:
1、皮肤型变应性血管炎又称皮肤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一般发病较急,主要引起皮肤小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多发于小腿和足部,产生疼痛或瘙痒,好发于青年女性。主要表现为发热、、体重下降、肌肉及关节疼痛等症状,皮肤损害方面有红斑、隆起性紫癜、结节性坏死性皮疹、荨麻疹、溃疡等,形成缺血性或淤血性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还会引起泌尿系统疾病,导致活动性肾小球肾炎。
2、系统型变应性血管炎。致病原因多、病况复杂,病情较重,通常是因药物及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病,由于脏器毛细血管后静脉受压导致弥漫性出血。通常表现为头痛、多发性单神经炎及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关节及肌肉疼痛等症状。病变侵犯身体不同器官后,会出现流巩膜外层炎及视网膜出血、鼻血、咯血、便血、肺炎、心肌梗死、急性胆囊炎等,严重的可导致肾衰竭死亡。系统性血管炎治愈后的效果往往取决于于病变的程度和受到侵害的脏器。
治疗方法:
1、血管炎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治疗时最好采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疗法或选择性用药。
2、注意休息,不吃生冷刺激性食物,避免着凉,避免下肢受累水肿,查找病因,去除传染源,治疗基础性疾病应用抗凝药物或扩血管药物,如消心痛;抗血小板聚集剂可服用阿司匹林。
3、症状较轻者口服抗组胺药及非甾体抗炎药;症状严重并伴有皮肤溃疡或有系统症状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或口服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4、皮肤性血管炎采用抗组胺类药如氯苯那敏、消炎痛、布洛芬;系统性血管炎可用泼尼松或加用环磷酰胺。
5、采用中药治疗,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方法效果较好。
一般而言,皮肤型变应性血管炎患者的愈后效果比较好,而系统型变应性血管炎患者则有长期器官受损的风险。
-
-
血管炎的诊断
原发性血管炎有将近20多种疾病,从1990年后每一种疾病,国际上都逐渐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如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是根据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的诊断标准,白塞氏病根据1987年日本的诊断标准,大动... 详细»
-
-
皮肤血管炎的症状
皮肤血管炎是一种会通过皮肤外现的原发于皮肤血管壁及周围组织的炎症疾病的总称,以皮肤血管的炎症损伤为病理基础,而出现了皮肤的临床损害。皮肤血管炎的特征是血管壁和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患者外在表现为红斑、丘疹... 详细»
-
-
视盘血管炎的治疗
视盘血管炎是指视盘局部的炎症,多发生在儿童或青壮年,以双眼多见,预后较好,常见于全身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患者视力减退,但一般比较正常,个别患者较严重视力损害比较严重,常表现为视物模糊,患者的视盘可能出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