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利军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感染科
地方性斑疹伤寒,又名蚤传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其是莫氏立克次体通过鼠蚤进行传播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地方性斑疹伤寒发病原因主要是鼠蚤体内的莫氏立克次体经破损的皮肤表面进入人体,导致人感染莫氏立克次体,从而使人患地方性斑疹伤寒。其具有一定的潜伏期,约为6~16天,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皮疹为主,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症状
1、地方性斑疹伤寒有一定的潜伏期,少数患者有1~2天的前驱症状,具体表现为疲乏、纳差、头痛等。
2、发热。经过潜伏期后,患者主要表现出发热症状,体温在39℃左右的高温状态,在患病1周左右达到高峰。同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结膜充血的症状,在持续9~14天后,发热大多渐退。
3、皮疹。多数患者会出现皮疹症状,皮疹初见于胸腹部,24小时内即遍及背、肩、四肢等部位。面、颈、手掌和足心一般无疹,皮疹形态多为充血性斑丘疹,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开始为粉红色斑丘疹,继成暗红色丘疹,持续7~10天即可消褪,不留痕迹。
4、其他症状。患者还可见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等,极少数患者发生意识障碍。少数患者还可见心动过缓、咳嗽、咽痛、胸痛、脾肿大等症状。
-
-
地方性斑疹伤寒的表现
地方性斑疹伤寒是一种鼠蚤体内的莫氏立克次体通过鼠蚤进行传播而引起的人体急性传染病,所以又被称为蚤传斑疹伤寒或鼠型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能在全球进行散发,发病症状通常是发热伴随着头痛以及皮疹为主,属于... 详细»
-
-
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症状
流行性斑疹伤寒又被称为典型斑疹伤寒或是虱传斑疹伤寒,常是由于普氏立克次体素引起的,具有传染性,一般以人虱为媒介进行传播。本病会表现出头痛,持续高热,瘀点样皮疹(或斑丘疹)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自然病... 详细»
-
-
伤寒与斑疹伤寒的区别
伤寒和斑疹伤寒属于不同的两种疾病,因为其临床表现比较相似,都会导致患者持续发热或者皮肤出现红疹。因此,很多人误以为它们是同一种疾病。其实,它们两者存在许多区别,仔细判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那么,伤寒和斑... 详细»
-
-
地方性克汀病的诊断
地方性克汀病是一种患者胚胎时期和新生儿期严重的碘缺乏和甲状腺功能低下所造成的大脑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分化障碍的结果。地方性克汀病的诊断主要通过以下标准:①患儿出生或者长期居住在低碘地方性甲状腺地区,存在... 详细»
-
-
地方性克汀病的预防与治疗
地方性克汀病,又称地方性呆小病,是一种甲状腺疾病。地方性呆小病多出现在严重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发病原因是胚胎时期和出生后早期碘严重缺乏与甲状腺功能低下,造成大脑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分化障碍。地方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