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认为,心肌酶谱主要是用来检查心肌酶的,而检查心肌酶的目的是为了确人心肌缺血坏死以及细胞膜的通透性。那么,心肌酶谱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呢?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心肌酶谱
1、心肌酶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中的多种酶的总称,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会因坏死而把心肌里的酶全都释放出来。所以,测定血清中心肌酶的含量可以帮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2、命名
(1)系统命名:把酶的反应底物、性质全部列出来,各个底物之间用符号“:”来隔开。
(2)习惯命名:这种方法是根据酶的来源、催化反应的性质以及底物三种来进行命名的。
3、主要去路
(1)血清酶的排泄,血清中的低分子量的酶类有一种主要的去路,叫做尿路,即通过尿路的途径把这样的酶排出体外。要注意的一点是,胆汁并不是血清酶进行排泄的途径。
(2)肝对血清酶的清除,肝脏对那些以酶的原形式存在的酶类具有一定的消除作用。
(3)酶蛋白在血管内失去活性以及被分解。
(4)发生变化进入到身体中别的体液中去。
4、相关指标
临床上,把血清AST、LDH、CK、CK-MB、α-HBDH检测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程度的一种指标。
(1)人体内,AST和LDH的分布非常广泛,在肾、骨骼肌中的含量更多。不过,这两种的特异性很差。
(2)骨骼肌中CK的含量最高,下来就是心肌和脑组织了。
(3)CK-MB主要存在在心肌细胞的胞浆里,心肌外面的组织中含量很少。因此,CK-MB被认为是一种心肌特异性的酶。
(4)在酮体氧化利用的过程中,α-HBDH的作用非常重要。这种酶主要分布在脑和心肌当中。如果这种酶的含量升高了,就说明脑和心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当α-HBDH升高的程度大于LDH升高的程度时,就充分的表明心脑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这种时候就要敲响警钟了。心肌受到损害时,具体表现为心率不齐。检查发现心肌酶谱升高的越多,窒息的程度加剧。
所有这些指标中,CK-MB是最能够代表心肌受损程度的。一旦它出现升高,就要注意窒息。因此,心肌酶谱和其同工酶的活性定量测定被认为是当发生窒息的情况后,早期诊断心肌损害的重要指标。
-
-
心肌梗塞心肌酶谱特点
一说到有关于“心”的疾病,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心脏病,心脏病成为了很多人以及家庭的恶魔,其实有关于心的疾病是很多的,例如心肌梗塞也是有关“心”的疾病,对于心肌梗塞很多人都不是非常的清楚与了解,今天... 详细»
-
-
心肌酶谱怎么查
心肌酶主要就是存在于人体的心脏部位的一些特殊的酶。如果人们的心脏的心肌细胞受到损伤的时候,那么,心肌细胞就会将一些特殊的酶类物质释放到人体的血液当中。引起这些物质在血液中的含量增高。从而能够提醒人体的... 详细»
-
-
心肌酶谱高的原因
心肌酶高的原因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心肌炎、急性心肌梗塞等因素所致。1、生理性因素:在情绪过度紧张、焦虑或者是在做了剧烈运动之后,都有可能会导致心肌酶出现偏高的问题,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是不需要做特... 详细»
-
-
心肌酶谱需要空腹吗
心肌酶指的是心肌细胞内酶类的物质,可以起到反应心肌细胞分解和调整心肌细胞的电活动效果。当心肌细胞产生了坏掉或破开,心肌酶就会被放到血液当中,所以,医学上通常将心肌酶检测的结果来间接权衡心肌细胞损伤的情... 详细»
-
-
急诊心肌酶谱有哪些?
心脏对于人体的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听说谁的心脏出现问题的话,那么也难免为患者感到担心。在对患有心脏病的患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心肌酶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指标。因为在正常人的体内心肌酶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