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与过于劳累、寒冷刺激和暴饮暴食等因素有关,需尽量避免。常见的症状是胸骨疼痛,可能伴随有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心肌梗死的治疗
1、溶栓治疗,如无急诊治疗条件,或不能在90分钟内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时,若患者无溶栓治疗禁忌证,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进行溶栓治疗。
2、家庭康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医院度过急性期后,可回家接受康复治疗,对病情稳定、无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诊,大便通畅,坚持适度体育锻炼。不要兴奋和过度劳累,戒烟喝酒,避免暴饮暴食。
3、出院前可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超声心动图和放射性核素检查,以发现症状性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严重心律失常,了解心功能,判断预后,判断是否需要血管重建治疗,以及指导出院后的活动。
如何预防心急梗死
1、预防三高,许多老年人有三种高发现象,这会导致此类疾病,长期服用各种激素药物,最终可能导致心肌衰弱和梗死。
2、睡眠充足,在心肌梗塞患者中,很大比例的年轻人是由于很长时间熬夜造成的。人们每天必须保证七到八个小时的睡眠。如果他们睡得太少,就会影响身体所有功能的运作。
3、拒绝不健康的生活,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维持,早睡早起,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轻食,多吃营养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
-
-
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就是说我们的心脏部位出现了相应的问题,很多心肌梗死都是突发性的,因此这种疾病犯了以后,会有不可预知性,因为心脏的功能出现了问题,导致的生命体征的消失。 详细»
-
-
心肌梗死检查
心肌梗死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心肌缺血缺氧的程度加深,就会出现心前区憋闷胀痛等临床表现,若能够及时的进行检查,提早的确诊疾病,就能够为日后治疗疾病提供更为方便的诊断依据,防止疾病发展恶化。 详细»
-
-
心肌梗死猝死
心肌梗死,发生猝死的率比较高。据国外相关的研究数据统计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期猝死的总体发生率在5%到20%左右。具体是因人而异的,需要与患者基础性心脏疾病以及年龄、就诊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相关,特别...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