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2日是第15个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据统计,目前我国出生缺陷的总发生率已达5.6%,大约每30秒钟就会诞生一个缺陷儿,每年出生缺陷儿数量高达80万-120万人,出生缺陷已成为婴幼儿死亡的第二大病因,约占19.1%。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围产专科副主任陈慧教授表示,出生缺陷问题不容小觑,但也并非不可避免,而预防和干预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概率的有效方法。
反复流产,原来是染色体“出了错”
“医生,怎么办?我的宝宝为什么又停止发育了?”王娟(化名)红肿着眼睛问。王娟今年30岁,这是她第二次怀孕了,第一次怀孕流产的时候王娟觉得是自己不小心,这次怀孕前她特别注意调整饮食和作息,加强了身体锻炼,也服用了维生素,没想到还是出现了流产。陈慧教授介绍,王娟是流产门诊中常见的患者,陈慧教授建议她清宫时查绒毛染色体,寻找流产的原因。
一个月后,王娟带着她的绒毛染色体报告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遗传门诊进行咨询,绒毛的结果显示胚胎有1条7号染色体不正常,出现了7号染色体微缺失和14号染色体微重复。
“医生,为什么我的宝宝会出现这种染色体?我和我丈夫都很健康啊!”王娟不解地问。染色体检查结果给出了答案,虽然王娟的检查结果正常,但王娟丈夫的检查结果显示,他是平衡易位携带者。陈慧教授介绍,多数染色体平衡易位对携带者本人来说并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在生育下一代时往往会遇到困难。染色体不平衡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胚胎发育时间的长短,重者胚胎早期丢失或胎儿夭折,轻者发生表型改变分娩畸胎。
“对于平衡易位携带者,应该进行有效的遗传咨询,选择合适的生育方式,才有利于优生优育。”陈慧教授介绍,平衡易位携带者有两种生育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自然受孕和产前诊断,另一种是“三代试管婴儿”,需要进行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和产前诊断。
其中,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技术)是“试管婴儿”技术发展而开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是指在胚胎植入母体前完成的遗传学检测,这种方法可以筛选遗传学正常的胚胎进行移植,增加种植率、降低流产率,特别适用于有高风险生育遗传病患儿的夫妇。
听了陈慧教授的建议后,王娟夫妇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做了“三代试管婴儿”并进行PGT检测,在王娟怀孕的18周进行了产前诊断。最终,王娟如愿生下了一个染色体正常的宝宝,她和丈夫都喜出望外。
预防胜于治疗,这八种情况要警惕!
陈慧教授介绍,出生缺陷既可由环境因素所致,也可由遗传因素或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有数据显示,我国染色体病或单基因病导致的出生缺陷在部分地区可达30%,加上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疾病,遗传因素在出生缺陷的病因中占据非常高的比例。
简单来说,染色体通过配对来保证人类的遗传基因可以代代相传。而染色体异常,是指染色体在形态结构或者数量上的异常,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增加、倒位或者易位等,或者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者减少。陈慧教授指出,染色体病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常可造成婴儿先天愚型、先天性畸形、以及肿瘤等。染色体异常的胚胎更容易造成女性妊娠失败,形成流产。
染色体异常发生了怎么办?陈慧教授表示,目前针对染色体异常的治疗没有十分有效的方式,治疗手段还是以症状治疗及器官畸形矫正为主。由于染色体发育不全治疗困难、疗效不满意,所以染色体异常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推行婚检、遗传咨询、染色体检测、产前诊断等,如果经产前诊断发现患儿染色体异常,可选择性人工流产等措施,避免出生缺陷的发生。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前诊断实验室杜涛助理研究员提醒,如果夫妻双方存在以下这些情况,在备孕前进行染色体检测十分必要:
1、有不良孕产史的夫妻双方,如:复发性流产、死产等;
2、有发育障碍、多发畸形、智力低下或者明显体态异常的患者;
3、家族中已有染色体病或者先天畸形个体;
4、疑为先天愚型的患儿及其父母;
5、原发性闭经或不孕的女性;
6、无精子症或不育的男性;
7、生殖器发育不正常或畸形的人,比如女性乳房不发育、幼稚子宫、阴蒂过大等,男性阴茎短小、睾丸发育不全、尿道下裂等;
8、长期接触X线、有毒物质或者电离辐射的人。
在2019年中国出生缺陷日到来之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孕妇学校携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科党支部、产前诊断医学部等开展预防出生缺陷健康教育讲座及义诊等一系列活动。讲座及义诊将于9月11日早上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本部博济楼一楼大礼堂,医护人员将分享更多有关出生缺陷问题的相关知识,守护每一个新生儿家庭的幸福。
义诊及公益活动信息
1、活动时间:
2019年9月11日(周三)上午9:00至11:00
2、活动地点: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本部博济楼一楼大礼堂
(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07号)
3、参与专家:
妇产科刘玉昆副主任医师、祝丽琼主治医师、陈欣主治医师、陈颖主治医师、杜涛助理研究员、吕杰忠主管技师等
4、活动形式:
妇产科专家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及现场义诊,解答出生缺陷及妇产科相关问题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围产专科副主任 陈慧教授
(通讯员:张阳、刘文琴、黄睿)
专家简介
陈慧,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围产专科副主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临床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青年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中国医院协会妇幼保健院管理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产后康复保健专业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免疫与优生学分会、广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医师分会常委等。曾获“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羊城好医生”、“岭南名医”等荣誉称号。学术方向为早产、流产等妊娠相关疾病诊疗及发病机制研究。主持、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12项。编写《流产基础与临床》、《早产基础与临床》等专著。《中华产科急救杂志》等杂志编委、审稿专家。
杜涛,助理研究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前诊断实验室负责人。产前诊断学会委员会委员、母胎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优生优育协会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
-
预防出生缺陷日|走近血友病,破解“玻璃人”的秘密
或许你曾遇到或听过这样一种人:他们内心坚强阳光,但身体如同玻璃一样脆弱,经不起磕碰、摔倒,擦伤都可能让他们血流不止。这种“玻璃人”其实是一种罕见遗传病的受害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血友病”。 详细»
-
-
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 | 生育力保存:为癌症患者的未来“多想一步”
卵子冷冻、胚胎冷冻、卵巢组织冷冻……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会给癌症患者带来回归幸福生活的新希望!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癌症患者五年乃至长期生存率大大提升。部分不幸罹患癌症的患者在经过综合治疗后可以达到良好的预... 详细»
-
-
预防出生缺陷从优生优育做起
我国是全球出生缺陷婴儿的高发国家之一,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每年有80万-120万名出生缺陷儿,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儿出生。为降低缺陷儿的发生率,2005年,政府决定将每年的9月12日定为"中国预防出... 详细»
-
-
预防出生缺陷,准妈妈们需要做好这些事
在我国,出生缺陷发病率约5.6%,每年约新增90万例“折翼的天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9月12日为“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围产专科主任谭剑平副教授指出:“出生缺陷的发生并... 详细»
-
-
卵巢早衰上门,一不小心就会不孕,预防是关键
目前认为,50岁绝经是女性绝经的平均年龄,而有些女性在40岁之前就会出现有绝经的情况。临床上指出,40岁前绝经的异常情况即为卵巢早衰。由于此时女性的卵巢功能发生了衰退情况,因而患者们往往较为担心的就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