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君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肝胆胰脾外科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不具有产生甲胎蛋白的能力。但是当细胞发生癌变时,肿瘤细胞可大量分泌甲胎蛋白。一般癌症恶化程度越严重,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含量越高。但是,即便患者甲胎蛋白水平正常,也不可以彻底排除肝癌的可能性。有将近20%的肝癌患者直至失去生命,体内也没有检测出一定水平的甲胎蛋白。
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一种物质,可以对某种癌细胞产生单一的、独特的反应。以目前的医学手段,也无法在检测过程中将所有的被测试物质全部统计出来。而受到被测试物质生理活性限制,多数作为标志物的特征性产物,在测试中阳性率甚至不足70%。也就是说,即便患者患有较为严重的癌症,在取样时也可能由于测试误差,无法显示出强阳性,无法统计出具体的标志物水平。这其中也包括了甲胎蛋白。
肝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对癌症的抵抗能力较强。在肝癌早中期时,癌细胞周围的肝组织压力可被其他部分组织所承担。因此其活性出现一定的降低,导致甲胎蛋白分泌水平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肝癌也分为很多种类型,其中就包含一种隐匿型肝癌。这种肝癌不但不会促使机体分泌甲胎蛋白,甚至连B超也无法检测出它的存在,是人类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
从统计学上看,有40%左右的肝癌早期患者,甲胎蛋白分泌水平正常。随病情逐渐加重,其中部分患者会逐渐开始分泌甲胎蛋白,但部分患者依然丧失分泌这种糖蛋白的能力。有15%左右的肝癌晚期患者,甲胎蛋白分泌水平正常。因此在肝癌的检测过程中,甲胎蛋白水平只能作为参考,建议患者根据个人情况完善相关检查,必要时介入肝脏核磁共振、肝穿刺检测,可有效确诊肝癌。
-
-
甲胎蛋白11.6
甲胎蛋白11.6的正确写法为甲胎蛋白11.6ng/ml,此数值在正常的参考范围内,提示机体处于健康状态,一般无需给予特殊处理。甲胎蛋白属于肿瘤标志物的一种,正常的参考范围为小于25ng/ml,当出现甲... 详细»
-
-
甲胎蛋白13.8
在临床上,甲胎蛋白属于一种特异性的肝癌肿瘤标记物。同时,甲胎蛋白也属于糖蛋白的一种,主要是由胎儿的肝细胞和卵黄囊合成。甲胎蛋白在临床上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肝癌进一步的诊断有很好的辅助... 详细»
-
-
甲胎蛋白2.3
一般来说,甲胎蛋白为2.3是属于在正常的范围内,如果采用化学的发光法,其正常范围在0~9ng/ml之间。但如果在甲胎蛋白检测中,其数值超过正常范围,这时候建议最好能结合肝胆的B超进行检查,同时还可肝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