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芯梅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甲胎蛋白10.39µg/L,通常不是癌症。
甲胎蛋白是常见的一种肿瘤标志物,可以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和其他恶性肿瘤,其正常值应低于25µg/L。通常来说,排除妊娠后,甲胎蛋白水平超过300µg/L,连续数月都居高不下,很可能是癌症。甲胎蛋白10.39µg/L在正常范围内,距离诱发癌症所需的基本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这种情况提示是癌症的可能性较低。
不过,不能单纯依靠甲胎蛋白水平来确诊癌症,还需结合其他检查方式,如B超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
-
甲胎蛋白11.6
甲胎蛋白11.6的正确写法为甲胎蛋白11.6ng/ml,此数值在正常的参考范围内,提示机体处于健康状态,一般无需给予特殊处理。甲胎蛋白属于肿瘤标志物的一种,正常的参考范围为小于25ng/ml,当出现甲... 详细»
-
-
甲胎蛋白13.8
在临床上,甲胎蛋白属于一种特异性的肝癌肿瘤标记物。同时,甲胎蛋白也属于糖蛋白的一种,主要是由胎儿的肝细胞和卵黄囊合成。甲胎蛋白在临床上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肝癌进一步的诊断有很好的辅助... 详细»
-
-
甲胎蛋白2.3
一般来说,甲胎蛋白为2.3是属于在正常的范围内,如果采用化学的发光法,其正常范围在0~9ng/ml之间。但如果在甲胎蛋白检测中,其数值超过正常范围,这时候建议最好能结合肝胆的B超进行检查,同时还可肝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