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一般又称为“妊娠期肝脏脂肪变性”、“妊娠特发性脂肪肝”等。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属于妊娠晚期的致命性疾病,较为少见。病情发病急速,变化迅速,多发生在妊娠28~40周左右的初次产妇,尤其是怀双胎和男胎的孕妇。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病症表现
1、发病初期似急性胰腺炎,出现剧烈的上腹疼痛,其淀粉酶增高明显。
2、患者的黄疸明显,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且尿胆红素呈常阴性。
3、B型超声检查会出现脂肪肝波形。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治疗方法
1、患者需要足够的卧床休息,且饮食以低蛋白、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
2、通过血浆置换,有效清除血液内的激怒因子,增补凝血因子,促进血管修复。
3、将新鲜血浆输入患者体内,可以取得和血浆置换疗法一样的效果。
4、确诊或高度怀疑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患者将尽快终止妊娠。
5、针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可使用抗凝剂和H2受体阻滞剂,可维持其胃液的PH值,以免发生应激性溃疡。
6、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需要及时进行肝穿刺确诊,保守治疗的母婴死亡率极高,因此确诊后需要迅速分娩或者终止妊娠。
-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怎么办
妊娠期脂肪肝是一个非常凶险的疾病,为什么说它非常凶险?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刘波主任医师给我们解释道,首先因为它发生的时机在妊娠中晚期,26周到40周这个时候一旦发生了脂肪肝,不会是轻微的,一般... 详细»
-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症状及治疗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又称急性假性黄色肝萎缩、妊娠期肝脏脂肪变性、妊娠特发性脂肪肝等,它是妊娠晚期特有危急重症,对孕妇及胎儿危害极大。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起病急,病情变化迅速,可发生在妊娠28-40周,多见于... 详细»
-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危害大,该怎么预防呢?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不太常见的危急重症,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孕妇在患病初期症状没有特异性,乏力、全身不适等都是正常孕妇常见表现,数天后病情才加重,并且病情迅速发展,对患者和胎儿都有很大的影响... 详细»
-
-
妊娠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
妊娠急性脂肪肝又称产科急性假性黄色肝萎缩,是妊娠晚期特有的致命性少见疾病。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临床表现与暴发性肝炎相似。起病初期仅有持续性恶心、呕吐、乏力、上腹痛或头痛,数天至1周出现黄疸且进... 详细»